言为心声,行为心表
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们
用热血为他人续写生命时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肺腑之言
这些话语,朴实无华却掷地有声
这些心声,字字寻常却自带光芒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
用爱镌刻的“经典语录”
退伍军人续写担当荣光
“战场上需要冲锋的兵,生命的战场也一样!”
这是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退伍军人——秦先生在捐献造血干细胞时流露的由衷之言,他以热血为剑,在生命战场上续写光荣。
2022年,他在《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了名字,许下一份永不失效的“生命战书”。两年后,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询问“您是否愿意捐献?”时,耳畔回响“成为血液病患者重生的希望”的诺言,犹如战鼓重擂,瞬间点燃满腔热血,他毫无迟疑地回答“我愿意!”

“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那就从我开始!”
挽救生命的冲锋号已吹响,秦先生全身心投入准备工作,规律作息,加强锻炼,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制定了精密的“作战计划”。面对家人的担忧,他主动学习捐献知识,讲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原理和过程,通过他的“战前动员”,家人转变态度,成为了这场无声战役的“后勤队伍”。
虽已褪去军装,但军旅生涯淬炼的担当底色,在秦先生眼里依旧发光。他用行动证明:真正的战士,永远冲锋在需要他的战场上。
青年党员坚守为民情怀
“平凡的你,也可以做了不起的事!”
来自福建省的基层公务员——小罗,在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后发出深情呼吁,希望更多人成为救助生命的生力军。
小罗在第一次参加无偿献血时,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期待自己的一份爱心,有朝一日能为他人改写命运。2025年初,当得知自己与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时,她从“有点懵”到“小开心”,最终坚定地说出“我愿意!”。在捐献准备过程中,身边亲友纷纷给予她支持鼓励,并化身“暖心护航员”,监督她调整饮食和作息,让原本一个人的善举升级为集体的爱心接力。

“无愧于自己面对党旗立下的誓言。”
作为一名党员,小罗自入党那一刻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铭记于心。她扎根基层,尽职尽责为民排忧解难,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提升村民生活幸福感。采集当天,温热的造血干细胞缓缓汇聚,犹如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化作“生命火种”,为血液病患者送去重生希望,更让胸前党徽都绽放光芒。
小罗把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当作人生的点滴,今后她将继续践行党员初心使命,让涓涓细流汇入宽广无垠的大爱海洋。
武术教练诠释侠义精神
“该出手时就出手!”
来自湖北省的武术教练向先生,用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侠义精神的深刻理解,也是他侠义人生的真实写照。
在日常教学中,向先生秉持“习武先习德”的理念,教导学生们不仅要练就强健体魄、学成精湛武艺,更要培养一颗善良正直、乐于助人的心。而他本人,正是最佳践行者。作为义警队队员,他经常参与治安维护、矛盾调处、志愿服务等工作,除夕夜阖家团圆时,他也巡逻在街头巷口,守护着万家灯火,只要有需要,他必然“出手”!

“没有什么比救人更重要!”
2024年12月,向先生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当得知采集时间恰逢拳馆招生旺季,可能会影响拳馆收益时,他没有丝毫犹豫,一心只想着要去救人。启程前往采集医院时,送行的母亲出于担忧转过身悄悄擦泪,他安慰母亲,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还能为一个家庭带去希望,这个选择正确且值得。
向先生用一次次的挺身而出,将“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信念化作凡人善举,让侠者风骨不再是遥远的江湖传说,而是触手可及的温暖与力量。
不必惊天动地
点滴即可成行
只要你已成年(18-45岁)
身体健康、符合无偿献血条件
也能成为故事主角
在爱的故事集里
写下专属你的“经典语录”!
END
来源:中华骨髓库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