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5个小时“写”下“生命代码”!周先生,好样的!
来源:中华骨髓库微信公众号  作者:  编辑: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日期:2025-04-22  点击率:3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图片
图片

4月初,在浙江省杭州市某造血干细胞定点采集医院,来自上城区的周先生成功捐献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为浙江省第119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一刻,这位32岁的软件工程师,完成了一次特殊的“系统更新”——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他的这段“生命代码”,也将在千里之外跑出最完美的程序,使远方的患者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



图片
图片

当回忆起自己在2016年读研究生时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经历,周先生笑着说:“当时登记入库就像随手点了‘同意用户协议’!”



2024年12月,正在调试代码的周先生接到了上城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造血干细胞能够匹配上的概率几乎是十万分之一,当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比我抢到春运高铁票还要幸运。”这位主攻人工智能的理工男,将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比作“人体系统兼容性测试”。没想到自己八年后能收到“系统匹配成功”的弹窗,他表示,“实在是太让人惊喜了。”



在捐献前的这段时日里,周先生严格执行着一套“人体系统优化方案”——每天雷打不动地跑步撸铁,饮食上也保持少油少脂以及高蛋白食物的摄入。直到他工作的单位接收到来自红十字会的公休函时,同事们才发现,原来身边这位天天敲代码的程序员,正在偷偷地修炼“救人功法”。


图片


采集当天历经五个小时,周先生成功捐献200多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


完成捐献后,周先生表示,“这次经历给了我无与伦比的成就感,也希望远方的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将这份生命希望传递下去”。


图片


来源:中华骨髓库微信公众号
作者:
编辑: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上一篇:这些“经典语录”,字字带光芒!
下一篇: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