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作品推荐】别“蜜”糊了眼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的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高糖、高脂的食物成为了大多数人餐桌上的主流。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这样的甜蜜饮食习惯就导致糖尿病人增多,所有糖尿病患者一旦发病,就可能最终因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失明。
在我国,糖尿病人已超1.4亿,居世界第一。也就是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人中,每3个人就有1人会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在糖网患者中,每3个人就有1人面临失明风险。在因为糖网失明的病人中,90%是可以避免的,但他们错过了很多次挽救视力的机会。我国有50%糖尿病人根本不知道筛查眼底,在内科就诊时也未被告知;有些病人即使去眼科检查,确诊为糖网,但70%未进行规范的诊疗;在这些确诊患者中有激光治疗指征的,90%未进行激光治疗;即使有些病人进行了激光治疗,其中也仅有20%遵医嘱进行了规范的激光治疗。
我们如何抓住治疗机会呢?这就需要了解一下“糖网”发展的整个过程。在糖尿病早期,眼底是正常的。但随着病情的进展,就会逐渐出现视网膜病变。糖网病程可以分为6期。I期时,视网膜上有微血管瘤和散在的出血点的出现,此时需要严格控制全身病,让血糖保持稳定,并且要密切随访。如果控制不理想,就会发展到II期,出现脂性物质渗出,在视网膜上会看到一些黄白色的小斑点,也称“硬性渗出”。进一步发展,就出现像棉花团状的白色斑片“软性渗出”,这是视网膜细胞缺血缺氧的一种表现,看到棉绒斑就到了III期。前面三期都是非增殖期,还没有新生血管产生,但是可能会有黄斑水肿或者视网膜无灌注区,这都是缺血缺氧导致,这一阶段可以进行玻璃体腔注药或者激光治疗来控制病程。IV期时,视网膜会有新生血管形成,这些异常的血管极易破裂出血或者渗血,就是我们所谓的眼底出血。若形成大量玻璃体积血,视力就会严重下降,仅有指数或手动。此时,必须抓紧时间治疗,可能需要玻璃体腔注药、视网膜激光光凝或者玻璃体手术。如果仍旧置之不理,视网膜前就会因为炎症、出血机化等原因形成增殖膜,就到了V期;纤维增殖膜牵拉视网膜会造成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就像墙皮被扯掉了一样,就会导致失明,糖网就进入了VI期,这一阶段必须手术治疗。IV期到VI期都属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进入这个阶段,就说明病变很严重了,必须严密观察,积极治疗,可以通过玻璃体腔注药、激光或者手术来有效控制病情,维持有用视力。但是很多患者依然没有好好控制,最后可能继续进展而发生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不仅视力丧失,而且会因为难以控制的高眼压而痛苦不堪。
|
|

糖网各期眼底照相
其实,每一期都有很多干预措施,比如:在I、II期的时候,只需内科干预,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III、IV期时,就需要激光和药物治疗来挽救视力,延缓病情进一步进展;V、VI期时,就必须手术治疗,有效的手术仍然可以保留有用视力。若患者错过了上述治疗机会,就会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此时,不仅视力丧失,还因眼压重度升高引起剧烈头痛。
因此,一旦确诊为糖尿病就要及时到眼科检查眼底。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不要让甜蜜的糖尿病模糊了我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