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干知识科普专栏——造干十问(一)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造干知识科普专栏——造干十问(一)
一、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为各系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潜能,能保持体内造血干细胞数量相对稳定。造血干细胞的上述两大功能是其被应用于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

二、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以健康的造血及免疫系统替代患者病态的造血及免疫系统的治疗方式。造血干细胞移植主要用于血液肿瘤及造血衰竭或免疫缺陷这两大类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项成熟的治疗手段,是治愈许多疾病的常规治疗方式。
三、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哪几种类型?
01造血干细胞移植分为:
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前者的造血干细胞来自患者,后者的造血干细胞来自他人。异体移植包括同基因移植和异基因移植,前者的造血干细胞来自同卵双生的双胞胎供者,后者的造血干细胞来自非同卵双生的其他人。异基因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可来自同胞相合的兄弟姐妹、骨髓库的非血缘供者或亲属间HLA配型为半相合的供者。

自体移植
02根据造血干细胞来源又可分为:
骨髓移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及脐带血移植。

骨髓移植
03按照预处理强度可分为:
清髓移植、减低强度的移植及非清髓性移植。

四、如何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类型?
0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适应证:
(1)低-中危的完全缓解期的急性白血病且骨髓微小残留白血病阴性
(2)高危淋巴瘤缓解后的巩固治疗,骨髓微小残留白血病阴性
(3)多发性骨髓瘤缓解后的巩固治疗
(4)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
(5)某些实体瘤
02异基因移植的适应证:
(1)高危急性白血病、低-中危急性白血病化疗不缓解或骨髓微小残留白血病呈阳性
(2)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3)高危的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难治/复发的淋巴瘤
(4)年轻的高危多发性骨髓瘤
(5)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
(6)重症地中海贫血
(7)先天联合免疫缺陷症
(8)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
通常异基因移植供者的选择顺序依次为同胞相合、非血缘、半相合。
五、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具体过程是什么?
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
通过化疗或应用造血干细胞动员剂使患者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血液中,然后应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并保存。而后患者接受预处理以清除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之后输注预先冻存的自体造血干细胞以重建造血及免疫系统。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目的是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
2.异基因移植过程:
患者进入移植仓接受预处理,之后输注健康供者的造血干细胞以重建造血及免疫系统。通常造血功能重建需要2-4周,然后患者就可以出舱住在普通病房继续观察2-4周,如果病情稳定即可以出院门诊随访。异基因移植后免疫功能重建大约需要1-2年。异基因移植后要预防植入失败、移植物抗宿主病、感染及复发,要密切监测上述合并症并及时治疗。
异基因移植的目的是以健康的造血及免疫系统替代患者病态的造血及免疫系统以治愈疾病。

六、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患者自身需要做哪些准备?
患者移植前需要检查身体,清除感染灶,静脉置管,听移植宣教课,进行心理调适,准备移植所需的物品。入舱前进行理发、洗澡、剪指(趾)甲。
七、造血干细胞移植早期患者为什么需要在移植舱内进行治疗?
通常经过预处理的放疗、化疗,患者全血细胞明显减少,期间极易发生感染。为了有效地预防感染,从预处理至白细胞植活之前,需要把患者保护性隔离在移植舱。
八、患者在移植舱期间,家属是否可以进入移植舱陪护?
为了降低移植舱内患者的感染率,需要控制陪护人数。目前对6岁以下的患儿,允许一名家属陪护。需医生开具陪护医嘱,家属入舱后需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病区护士长及护士管理,虚心接受护士的消毒隔离指导,认真听取护士给予的宣教内容。
九、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可出舱?
通常移植患者在白细胞植活后可以出仓,一般在移植后20天左右。
移植预处理时间的长短需要根据疾病类型及疾病是否缓解决定,一般为10-15天。
十、在移植舱内,患者有哪些事项需要注意?
1.个人卫生:每次饭前便后要用手消毒液清洁双手,每周至少更换两次衣服,最好在换床单、被罩那天更换衣服。大小便、呕吐物以及垃圾要扔到垃圾袋中。
2.随着预处理放、化疗的进行,患者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逐渐下降。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时尽量卧床休息,不要用力活动及起床太猛,不要情绪激动,避免外伤,以降低出血风险。血红蛋白低时可能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症状,需要多休息。白细胞下降后要做好口、眼、鼻以及肛周的护理,要注意饮食卫生。
3.在移植舱内有任何不适,一定要及时按呼叫器告诉医护人员,方便及时处理。同时需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境,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配合医护人员的诊疗。
作者:
编辑: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