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其他 >> 正文
追记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1:一生赤诚,他始终把人民装在心里
来源:  作者:  编辑:云县  日期:2023-10-24  点击率:20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临沧日报》10月23日刊发《用生命践行为民初心——追记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的文章,追记鲍卫忠生前用心用情办好每一个案件,化解矛盾纠纷,解开群众心结的感人事迹,表达对鲍卫忠同志的敬意、感激和怀念。“今日临沧”将分三个篇章为您带来该报道,今天刊发第一篇《追记全国模范法官鲍卫忠1:一生赤诚,他始终把人民装在心里》







一张国字脸,眼睛炯炯有神,中等身材,微微发福。这是照片中的他。


亲切、阳光、质朴……这是同事、朋友、执行对象眼中的他。


扎根基层法院24年,三年磨掉650件“钉子案”,却在45岁那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他就是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高人民法院追授为“全国模范法官”,云南省委追授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的鲍卫忠


2021年10月21日,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鲍卫忠突发疾病,10月23日,医治无效因公牺牲。他在自己最热爱的工作岗位上,在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最前沿,为人民燃尽了光和热。


“党和人民把我培养成才,我只有干好本职工作,才能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心。”鲍卫忠朴实的话语,也是他用一生践行的行动。








为了5000元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跑了6次,为了1900元案款多次奔走在几十公里的山路上,三年磨掉650件“钉子案”……鲍卫忠办案不分大小,在他眼里,老百姓的事就是他的事,无论大小都应该去办。





在鲍卫忠生前的办公室,贴着密密麻麻便利贴的文件柜格外引人注目。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姓名、手机号码,有的记着案号和案款金额,甚至还有一些只有鲍卫忠自己才能看懂的标记,这些都是他提醒自己要及时跟进的案件。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在关心一起案件的司法救助申请情况,在便利贴上重重地写下“急!”


“那是为一起健康权纠纷案申请执行救助的事项。”鲍卫忠生前的同事陈美红说。





鲍卫忠通过走访调查核实,案件被执行人刚刑满释放,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还不上10多万元的赔偿款,可申请执行人又因伤残急需用钱治病。鲍卫忠决定迅速启动申请执行救助,就在发病前,他仍不忘叮嘱执行干警上报司法救助申请材料。“鲍局长去世后一个月,5万元执行救助款到账了。”陈美红哽咽着说。


每一张便利贴背后,就是一个当事人乃至一个家庭的生活与希望。这是鲍卫忠的独门密码,也是通往群众所期盼的公平正义的大门。“结案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想尽一切办法为当事人解决困难。”鲍卫忠总这样说。





在一起标的额10万余元的合同纠纷案中,被执行人刀某因生活困难无法清偿。为了还债,他搞起了土鸡养殖,但由于没有销路,一筹莫展。到现场了解情况后,鲍卫忠当即掏钱买鸡,回程路上,路过饭店就下车推销土鸡,销售土鸡、鸡蛋的信息每天都会在他的朋友圈“刷屏”。慢慢地,销路逐渐打开了,生意越来越好,被执行人每个月都按时送来执行款,直到履行完毕。


沧源法院大部分的执行案款数额一般不大,但就是这几百元、几千元,却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再小的案子,如果无法执行,受损的是群众利益和法律权威。”鲍卫忠从不以标的额大小衡量执行力度,把每一起执行案件作为彰显公平正义、帮助群众排忧解难的务实举措。为了标的5000元的合同纠纷案件,他6次赴现场办理;为了1900元案款的案件,开车几十公里多次到被执行人家里做工作……在阿佤山的村村寨寨、田间地头、农家庭院、火塘边都留下了鲍卫忠不知疲倦的身影。





在日复一日地奔走中,从县城通往乡镇的道路有多少个弯、从乡镇下到村寨要蹚多少次河,村里谁家小孩留守、寨子里有几户孤寡老人,鲍卫忠心里记得清清楚楚。他说,“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板,树起来的是信任。虽然辛苦,但却值得!”








就这样,三年的执行攻坚,鲍卫忠带着大伙“磨”掉了650件积累多年的“钉子案”“骨头案”,执行款全部执行到位。他所承办的802件执行案件,没发生过“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他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忠诚、对法律的忠诚,写在他所热爱的人民心中。


作者:
编辑:云县
上一篇: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取消和调整一批罚款事项的决定》和《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修订草案)》
下一篇:云县红十字会传达学习临沧市红十字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