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广东第2000例!90后医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换种方式继续救人
来源:中华骨髓库  作者:  编辑: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日期:2024-07-03  点击率:94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躺在采集医院的采集床上,90后医生没有想到,有一天,可以换种方式继续救人。6月末,戴医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种子”。这也意味着,广东省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数量在全国率先达到2000例。


31岁的戴医生是一名儿科医生。日常工作中,他经常会接触到重症血液病患儿,深知血液病患者的痛苦,也更能明白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重要性。
2022年9月,戴医生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希望通过这样方式,鼓励医院里的血液肿瘤患儿,也期待有一天,能够用另一种方式挽救病人。”填写登记表时,戴医生许下心愿。
今年4月,戴医生接到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血液病患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当时特别激动,马上就同意了捐献。”戴医生回忆道。
“怎么可能对身体没有损害!”起初,父亲以为要进行骨髓穿刺,并不是很支持儿子的决定。在戴医生的耐心解释下,父亲才知道,采集造血干细胞就跟献血一样简单、安全,这才打消了顾虑。


志愿者陪护戴医生捐献

确定捐献后,戴医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清淡饮食,补充营养,希望提供最优质的“生命种子”。经过供患高分辨分型确认、健康体检等一系列程序,戴医生如愿迎来了造血干细胞采集。
鲜红的血液,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将造血干细胞分离出来,“能够用这种方式践行医者使命,感到特别自豪。”戴医生说。
素未谋面的两个人,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自此“血脉相连”。



“希望通过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会影响身体健康,也呼吁更多的健康适龄人士,加入志愿捐献者大家庭。”戴医生说。

“随着捐献知识的普及,公众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知度和参与度不断提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中华骨髓库广东省管理中心主任吴梦晴介绍到,广东捐献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省一级成立管理中心,21个地级市依托当地红十字会和血液中心建立工作站,设有176个报名采样点,无偿献血与造血干细胞捐献联动共推,方便市民就近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



图片


END


作者:
编辑: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
上一篇:爱的暖流 永不止息
下一篇:中华骨髓库最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