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的现场急救,把握“两个120”至关重要!
一、急性心梗是何方神圣?
急性心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简称,是指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或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溃破,或者冠状动脉持续痉挛,引起血管管腔狭窄、闭塞,导致心肌缺血或者坏死,称之为心肌梗死。
有资料统计显示:我国每年有54.5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其中急性心梗占80-90%,且都发生在医院外。

二、出现哪些危险信号要及时就医?
患者突然感到心前区和胸骨后疼痛,疼痛可向肩、臂、及背部放射,可伴有胸闷、憋气,疼痛性质为绞窄感、压迫感、紧缩感、窒息感或烧灼样的疼痛,还可伴有恐惧感或濒死感。
患者还常伴有烦躁不安,口唇青紫,出汗,恶心,呕吐等,严重的患者可出现明显心率增快或减慢及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卧或血压下降,四肢湿冷,皮肤发斑,甚至有猝死的表现。

三、发生急性心梗现场该如何做?
第一步:稳定情绪,安静休息,避免刺激。
如果患者在运动时发生胸痛,让其立刻停止活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如果患者因情绪激动引发胸痛,尽快让其恢复平静,避免再刺激。因为心脏病的发作,大多与情绪激动有关。
特别提醒:遇到急性心梗患者,周围的人(包括家属)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因为搬动患者可能会增加心梗患者心脏额外负担,导致心梗面积扩大,从而加重病情,诱发猝死。这是典型的“好心帮倒忙”。
第二步: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争取心梗黄金救治“120”分钟。主要理由:
1、120救护车来得快,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黄金救治时间。同时,救护车上有急救设备(如除颤仪)、有溶栓药品,有医护人员,可随时根据病情需要开展救治。
2、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是“120”分钟。如果患者能够在120分钟内接受溶栓治疗和开通血管,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临床数据显示,在心梗死亡病例中,有70%的患者因错失最佳救治时间而死于现场或转送医院途中。为什么心梗黄金救治时间窗有120分钟,仍有很多患者来不及送医院?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患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另一方面是没有引起患者和家属的足够重视。
第三步:为患者选择一个感觉舒服的体位。
在120急救人员到达前,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一个让患者较为舒服的体位。如平躺或半卧位。 如果患者此时出现呼吸困难,可以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双下肢下垂。这样可以减少腹腔脏器对肺部的压迫,增加肺部通气量,还可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
第四步:给患者吃药 。
可听从120调度员电话或视频指导,或听从120出诊医护人员指导,给患者服用一些急救药物。
温馨提示:家有老人,最好常备一些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救心丸、丹参丸等,关键时刻能帮大忙!
硝酸甘油是很多心脏病患者的常备药,舌下含服1~3分钟起效。值得注意:在使用硝酸甘油之前,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给患者先测一下血压,因为急性心梗患者往往伴随着低血压,甚至休克。如果给患者使用了硝酸甘油,患者胸痛很快得到缓解,一般考虑“心绞痛”。如果胸痛经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无明显缓解,甚至加重,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则应考虑是否发生急性心梗。如果高度怀疑急性心梗,则不宜服用硝酸甘油,可选用阿司匹林100~300毫克嚼服。阿司匹林有抗凝作用,可以防止血栓扩大,防止新的血栓形成,限制心肌坏死的范围。如果患者对阿司匹林过敏,有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病史,则不能服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