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民县红十字会2023年人道救助项目资金支出
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立项背景及目的。
根据《中国红十字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富民县红十字会2023年工作计划》,开展2023年度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博爱大病救助”“博爱灾难救助”“博爱助学”等人道救助项目,救助因灾因病致贫家庭、孤儿、贫困学生、贫困老人、重度精神病人等,把县委、县政府的关爱和社会各界的爱心送到困难群众中。
2. 项目实施情况。
项目由富民县红十字会组织实施及管理,项目2023年投入资金5.3万元,救助重大疾病、家庭困难群众429户。
3.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
项目资金来源于富民县慈善捐款,由富民县红十字会组织实施及管理,项目2023年投入资金5.3万元,救助重大疾病、家庭困难群众429户。
4.组织及管理情况。
项目由富民县红十字会组织实施及管理,项目2023年投入资金5.3万元,救助重大疾病、家庭困难群众429户。
(二)绩效目标
1. 总目标
“博爱送万家”活动,慰问因灾因病致贫家庭、重特大病患者家庭,重度精神残疾病人家庭、艾滋病人家庭、敬老院、精神病院等429户。
2.年度目标
(1)产出目标
项目2023年投入资金5.3万元,救助重大疾病、家庭困难群众429户。
(2)效果目标
受到群众好评,提高红十字会公信力。长期开展。群众满意度100%。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项目管理过程是否规范、产出目标是否完成,效果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内容,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为项目在以后年度的开展提供可行性参考建议。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项目预算编制的合理性、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和控制有效性,以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为以后年度编制项目预算、选择项目实施主体等提供参考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原则
(1)科学规范。
(2)公开公正。
(3)绩效相关。
2.绩效评价方法。
包括指标评价、数据采集和社会调查。
三、评价结论
(一)评价结果
县红十字会2023年财务管理健全规范,项目支出没有发生违法违规现象,2023年人道救助项目支出绩效自我评价99分。下一步,我会将不断加强预算管理,严格控制经费的开支,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主要绩效
1.经济效益分析
认真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的职责,深入开展救灾、救助、救护工作。同时,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绩效,较好地完成了党和政府赋予的人道领域工作任务。积极履职,勇于担当,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作用发挥更加明显。项目2023年投入资金5.3万元,救助重大疾病、家庭困难群众429户。
2.社会效益分析
按照“党政所系,群众所需、红十字会所能”的原则,县红十字主动作为,在关注民生、体恤弱群的人道救助活动中,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在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得到受助群众的一致好评。群众满意度达100%。
四、成本效益分析
资金使用方向明确、资金收入和支出结构合理;项目和资金管理情况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资金使用效果明显。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验及做法;
经县红十字会班子会议研究决定,成立以常务副会长任组长、专职副监事长任副组长、办公室人员为工作人员的县红十字会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相关财政性资金绩效评价的具体工作。小组在做好前期调研工作、收集查阅与评价项目有关政策的基础上,坚持以绩效考核的各项文件精神为指导,以项目绩效支出为内容,对项目支出的质量指标,数量指标,对指标内容进行一一的评价考核打分,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二)存在的问题;
无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无
附件1:富民县红十字会2023年人道救助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附件1
富民县红十字会2023年人道救助项目资金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打分表
一级 指标 |
二级 指标 |
三级指标 |
指标解释 |
评价标准 |
指标分值 |
评价得分 |
扣分情况 |
扣分原因 |
决策(10) |
项目立项(7分) |
项目立项规范性(1分) |
项目的申请、设立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立项的规范情况。 |
①项目是否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设立; |
1 |
1 |
|
|
绩效目标合理性(2分) |
项目所设定的绩效目标是否依据充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与项目实施的相符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党委政府决策; |
2 |
2 |
|
|
||
绩效指标明确性(4分) |
依据绩效目标设定的绩效指标是否清晰、细化、可衡量等,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绩效目标的明细化情况。 |
①是否将项目绩效目标细化分解为具体的绩效指标; |
4 |
4 |
|
|
||
资金落实(3分) |
资金到位率(1分) |
实际到位资金与计划投入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资金落实情况对项目实施的总体保障程度。 |
资金到位率=(实际到位资金/计划投入资金)×100%。 |
1 |
1 |
|
|
|
到位及时率(2分) |
及时到位资金与应到位资金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落实的及时性程度。 |
到位及时率=(及时到位资金/应到位资金)×100%。 |
2 |
2 |
|
|
||
过程(30) |
业务管理(18) |
管理制度健全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业务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对项目顺利实施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 |
4 |
4 |
|
|
制度执行有效性(5分) |
项目实施是否符合相关业务管理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业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情况。 |
①是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规定; |
5 |
5 |
|
|
||
项目质量可控性(5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达到项目质量要求而采取了必需的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质量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质量要求或标准; |
5 |
5 |
|
|
||
资金分配的合理性(2分) |
资金分配及结果 |
①资金分配方案是否充分,分配标准是否合理、明确; |
2 |
2 |
|
|
||
预算执行率(2分) |
考察项目预算执行的进度。 |
预算执行率=实际支出金额/项目预算金额×100%。 |
2 |
0 |
|
|
||
财务管理(12) |
管理制度健全性(3分) |
项目实施单位的财务制度是否健全,用以反映和考核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规范、安全运行的保障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
3 |
3 |
|
|
|
资金使用合规性(5分) |
项目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资金的规范运行情况。 |
①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 |
5 |
5 |
|
|
||
财务监控有效性(4分) |
项目实施单位是否为保障资金的安全、规范运行而采取了必要的监控措施,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实施单位对资金运行的控制情况。 |
①是否已制定或具有相应的监控机制; |
4 |
4 |
|
|
||
产出(30) |
项目产出(30) |
完成数量(10分) |
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与计划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数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2分,与目标严重不符不得分。 |
10 |
10 |
|
|
完成及时性(4分) |
项目实际提前完成时间与计划完成时间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时效目标的实现程度。 |
一项不符合扣1分,严重的此项完全不得分。 |
4 |
4 |
|
|
||
质量达标率(12分) |
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与实际产出数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产出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
项目验收通过率达95%及以上,得满分;未通过一个扣一分,扣完为止。 |
12 |
12 |
|
|
||
资金变动率(4分) |
完成项目计划工作目标的变动成本与计划成本的比率,用以反映和考核项目的变动程度。 |
变动率=[(实际成本-计划成本)/计划成本]×100%。 |
4 |
4 |
|
|
||
效果(30分) |
项目效益(30分) |
经济效益(6分)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经济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1 |
项目实施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不明显 |
社会效益(8分) |
项目实施对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社会效益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8 |
8 |
|
|
||
可持续影响(6分) |
项目后续运行及成效发挥的可持续影响情况。 |
对照绩效目标,按可持续影响实现程度计算得分。 |
6 |
6 |
|
|
||
服务对象满意度(10分) |
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项目实施效果的满意程度。 |
采取社会调查的方式,社会公众满意度大于90%的得满分,每少1个百分点扣0.3分,扣完为止。 |
10 |
10 |
|
|
||
合计 |
100 |
9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