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
有一种大爱,播撒希望,让在绝望中等待的人们看到曙光;有一种善举,迎向新生,从此化天各一方为血脉相连;这种行为,让生命突破了生与死的藩篱,这就是人体器官捐献。
人体器官捐献是一项自愿、无偿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以特别的方式为自己的人生光荣谢幕,用生命延续生命,让绝望变成希望的大爱善举。截至目前,昭通市已累计注册登记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17650人,实现人体器官捐献40例、遗体捐献1例,成功挽救了90名重症病患的生命,让46名患者重见光明。
器官移植技术被誉为现代医学之巅,我国每年有30多万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但真正实现移植的仅1万人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众多需要器官移植的鲜活生命只能在急切的等待中悄然离去。
在此,彝良县红十字会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发出倡议:如果您已年满18周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愿意支持人体器官捐献事业,请踊跃加入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争当移风易俗的先锋,树立新型现代生命观,科学对待疾病和死亡,关注人体器官捐献,了解人体器官捐献知识。
彝良县红十字会
2025年2月6日
器官捐献常见答疑
1.什么是人体器官捐献?
当一个生命不幸离去时,根据本人和家属意愿,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捐献给因器官功能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挽救他人生命,让生命得以延续,或将遗体的部分或全部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2.如果有捐献意愿,如何成为一名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
选择下面方式之一即可实现志愿登记。
微信登记:手机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登记,也可关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微信公众号,点击“志愿登记”窗口进行登记。
现场登记:携带本人身份证前往彝良红十字会进行现场登记。办公地址:彝良县行政中心1号楼4楼红十字会办公室,联系电话:0870—3185848。
网站登记: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https://www.codac.org.cn/进行线上登记。
3.志愿登记信息会被泄露吗?
志愿登记者的个人信息会被严格保护,只有因工作需要并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才能接触到登记者的个人信息。
4.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一定会实现捐献吗?
完成捐献志愿登记,仅仅是器官捐献意愿的表达。最终是否能实现捐献,要等到生命离开时,通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并尊重亲属的意见。
5.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启动器官捐献流程?
当生命不可挽救时,如果本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器官,可启动器官捐献程序。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如果适合器官捐献,将核实志愿登记信息,同时征求家属意见,做捐献确认。
6.家属如何做捐献确认?
无论本人生前是否是捐献志愿登记者,都要以书面形式征求家属意见,直系亲属—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在《人体器官捐献确认登记表》上共同签字确认,或委托代表签字确认,方可捐献。
7.如果家人不同意,能进行器官捐献吗?
如果直系亲属中任何一人不同意,就不能进行器官捐献。
8.器官捐献是否可以指定给某位特定人员?
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捐献的器官根据国家器官分配和共享政策,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公平、公正进行分配,将会分配给最适合的器官衰竭患者。
9.捐献完成后还会做哪些后续工作?
向捐献者家属颁发荣誉证书,将捐献者信息铭刻在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者的缅怀纪念园,供捐献者家属和社会公众缅怀纪念,还会定期举办缅怀纪念活动,在全社会弘扬捐献者的大爱与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