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应急救护 >> 正文
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文明实践 志愿服务第三、四期培训班成功举办
来源:蒙自市红十字会  作者:办公室  编辑:蒙自市  日期:2024-11-22  点击率:75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1122日,蒙自市红十字会、蒙自市志愿服务联合会在红河学院联合开展守护生命·“在身边应急救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第三、四期培训

持证培训现场,培训讲师通过急救知识讲授、现场技能教学及实操考试三大环节,为50名学员详细解析了心肺复苏(CPR)的核心技巧,还深入介绍了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操作原理及其在心脏骤停救治中的重要作用。培训讲师利用模拟人重点讲解了心搏骤停的识别判断、心肺复苏(CPR)的操作、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正确使用,并结合模拟人演示了心肺复苏的整体操作流程——如何打开气道、胸外按压部位、手法、力度、人工呼吸等内容进行了逐一讲解和同步演示。

培训现场还模拟了心搏骤停患者急救演练环节。当出现心搏骤停情况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尽快找到AED,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正确位置,且与皮肤接触良好,AED会自动分析患者心律,若判断需要除颤,会发出明确指令。在除颤过程中,需确保周围人员与患者保持安全距离。除颤完成后,可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现场。模拟练习结束后,50名参训学员进行了理论考试和现场实操双重考核,顺利通过考核,取得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

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现场,培训讲师为200余名学生开展了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培训讲师通过PPT演示、现场模拟以及互动问答等多种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家庭急救的基本概念、常见急症的识别与初步处理、心肺复苏(CPR)的正确操作方法、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技巧以及止血包扎等基本救护技能。通过现场详细讲解,让复杂的医学知识变得易于理解且记忆深刻。

培训现场,讲师特别强调了黄金四分钟的重要性——即心搏骤停发生后,如果能在4分钟内实施有效的心肺复苏,将极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现场教学指导学员进行了心肺复苏实操练习,确保每位学员都能掌握正确的按压位置和力度,以及正确的通气方法。

    此次培训,有效加强了学生们对心肺复苏急救技能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强化了大家的掌握程度,提高了急救反应能力,建立了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理念。不少学生表示,这样的活动既实用又贴心,让他们在面对家庭或工作中的突发情况时,能够更加从容不迫,有效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作者:办公室
编辑:蒙自市
上一篇:蒙自市红十字会走进消防救援大队开展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下一篇: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应急救护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培训班走进红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