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遗体登记接受站探访:尊重捐献者及其每一个亲属
来源:  作者:  编辑:临沧市  日期:2025-02-08  点击率:38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遗体登记接受站探访:尊重捐献者及其每一个亲属

(都市时报讯 全媒体记者 伏秀丽 实习生夏晓芳)


遗体捐献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对医学教育、临床医学和科学研究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合格医务工作者的重要基础保障,也是医疗卫生健康事业科研创新的重要基石,对促进医学科学事业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意义重大。为规范和促进云南省遗体捐献管理工作,2024年6月16日,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云南省红十字会联合授予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大学、大理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四所院校“云南省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资质。 

为了解全省遗体捐献工作开展情况,近日,本报记者特探访了云南省4个遗体登记接受站。通过走访了解到,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大学、大理大学、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4所院校为加强遗体捐献规范管理,均根据云南省红十字会2023年印发的《云南省遗体捐献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遗体登记接受标准流程,其中很多环节都贯穿人文关怀理念,满是对大体老师——遗体捐献者及其家属的尊重。各接受站按要求设置了接待室、告别厅、储藏室等功能间,环境通透明亮,满足登记接待、亲属安抚、遗体告别、遗体储存及后续教学、科研等需求,有的学校在遗体使用流程上还采取数字化管理让整个工作流都有迹可循。 

为捐献者举办告别仪式,充满人文关怀

“当捐献人逝世后,其亲属或其他执行人可以打电话给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告诉他们要办理医院出具‘居民医学死亡证明’或公安部门出具‘居民死亡殡葬证’,确认具体的遗体接收时间,是否举行告别仪式,是否可以进行解剖学处理等内容。”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曹珍珍介绍说,医学院会派遣工作人员在24小时内接收遗体,捐献完成后,会向捐献者近亲属或执行人颁发志愿捐献遗体荣誉证书,并开据省红十字会统一印制的遗体捐献接收证明。

“我们尊重逝者的意愿,也尊重其每一个亲属的意愿,只要有一个人不同意,都无法完成捐献。”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人体解剖学实验室主任严志文表示,遗体接收后,对于有告别仪式需求的情况,学院会组织学生和家属一起为捐献者举办告别仪式。 

“每年清明节,我们都会组织学生和遗体捐献者家属,在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馆的感恩纪念区举行缅怀仪式,以表达对遗体捐献者的深切感恩和崇高敬意。”云南大学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主任张琳恒向记者介绍道,“这一活动不仅是对逝者的纪念,也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环节,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医学事业的崇高意义和奉献精神。” 

开学“第一课”,大体老师感恩仪式

“全世界医学专家都公认‘没有解剖学,就没有医学’,解剖学是医学这座大厦的基石。”张琳恒表示,大体老师为学生们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减少未来临床上失误,助力医生发展进步。

“学院接收的遗体将用于医学教学和科研等医学事业,同时尊重遗体捐献者生前遗愿,尊重捐献者家属合理要求,根据教学和科研合理安排使用。”曹珍珍介绍说,为充分体现对捐献者的感激和怀念,解剖实验课程第一堂课都要进行“无语良师”感恩仪式,感谢他们用身体为医学生打开认识人体奥秘的大门。

大理大学人体解剖学教授朱建华介绍,为激发学生对大体老师的感恩之心,对病人的关爱之情,对职业的敬畏之心,自2017年开始,每年学校都会在局部解剖学课程开课前举办“大体老师启用及感恩仪式”。近些年,还创新性开展线上+线下模式,今年9月举办的线上仪式16000人参与,线下则汇集医学生以及教师,现场特邀嘉宾致辞、学生和教师代表致感恩辞、默哀、献花、医学生宣誓等环节都传递了对大体老师的敬重及感激之情。

为确保捐献的遗体规范使用,各院校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登记、使用、管理流程。张琳恒介绍,“在云南大学,自遗体进入尸库储存时,就会佩戴电子手环,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出都会有记录。”

严志文告诉记者,“我们非常珍惜每一位大体老师,每一次使用都会非常小心,目前来看每一位大体老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的助力时间将长达8至10年。”


开展捐献志愿服务,定期进行公祭缅怀

今年,云南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组建了云南省人体器官(遗体、组织)捐献志愿服务队,四家院校均在省级志愿服务队下成立了直属分队。其中,昆明医科大学早在2018年就成立了全国首支遗体捐献服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烛语”遗体捐献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的日常工作主要负责遗体捐宣传,接待咨询,部分资料收集整理,组织参与人文关怀、缅怀纪念活动等工作。

4所院校在校内设置了遗体捐献纪念墙,张贴捐献者照片、注明生卒年月。每年清明,学校会组织师生开展祭奠缅怀仪式,也常有遗体捐献者家属到学校缅怀亲人。 

全省完成遗体捐献近500例,遗体资源依然很稀缺

据了解,昆明医科大学目前进行遗体捐献登记人数已经超过2000人,其中有450多位已经完成捐献。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自2012年以来接收3位大体老师。云南大学医学院自2021年开办本科教育以来,接收了2位大体老师大理大学自2012年至今接收了35位大体老师。

张琳恒表示:“云南大学目前仅开设临床医学一个专业,每年仅招收60名临床医学本科生,即便如此,云大医学院接收到的遗体数量仍难以满足教学需求。对于招生规模更大的医学院校而言,对大体老师的需求可想而知。” 遗体捐献不仅为医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助力医学研究发展,更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每家院校基本都面临遗体资源稀缺的窘境,特别需要广大群众的关注和支持,为医学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作者:
编辑:临沧市
上一篇:生命接力 大爱永恒——怒江州完成首例人体器官捐献
下一篇:传递人间大爱!这些志愿者们在默默为遗体捐献公益事业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