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富宁县红十字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红十字会的指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主责主业,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要抓手,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推动红十字基层组织从“建起来”迈向“活起来”,发挥了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多管齐下,让基层组织“建起来”
政策引领,明确建设方向。依据《云南省红十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13个乡镇和学校、社区等成立了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并开展了工作,在全州率先实现乡镇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全覆盖。2023年以来,按照《文山州加强新时代红十字会基层组织建设实施方案》,富宁县红十字会结合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基层组织建设规划,明确将社区、乡镇、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作为重点建设领域,并配套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措施,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清晰的政策指引和制度保障。
广泛动员,拓展组织覆盖。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在乡镇和村社区,持续推进13个乡镇红十字会和22个村(社区)红十字会组织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并在剥隘镇甲村村委会坡芽村小组和新华镇格当村委会大弯村小组建设博爱家园项目,开展防灾减灾、自救互救、逃生避险、卫生健康等知识培训活动,从根本上解决项目村小组增强群众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夯实项目村小组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在教育部门,通过与教育部门合作,开展红十字知识进校园活动,激发学生对红十字事业的热情,2021-2024年期间动员成立了学校红十字会15个,发展了一大批红十字青少年会员和志愿者。在归朝镇9个村完小,建立了9个学校博爱急救站,极大提升学校的急救能力,让发生意外伤害的学生得到及时有效救护,增强学生对红十字事业的认知和拥护;在医疗机构,与卫健部门联动推动医院红十字会建设,新建医院红十字会1个,充分发挥医疗专业优势,为开展人道救助、应急救护培训等工作奠定基础。同时,积极吸纳企事业单位加入,新发展团体会员单位19个,壮大了红十字会的社会力量。
队伍组建,夯实组织基础。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选拔优秀人员充实到红十字基层组织中。在县红十字会、常务理事单位、县级应急救护师资队伍、县消防大队及红十字志愿者中精心遴选人员,组建了富宁县红十字会赈济救援队等专业队伍,赈济救援队由20名具备不同专业背景和技能的人员组成,包括队长1名、副队长2名,并下设综合保障组、募捐宣传组、应急救援组等,分工明确,职责清晰,为应对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提供了可靠的人力支撑。
创新举措,让基层组织“活起来”
丰富活动,激发组织活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新组建了坡芽、大弯村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赈济救援志愿服务队、党员应急救护志愿服务队等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伍。这些队伍积极活跃在社会各个领域,组织开展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爱老敬老、新冠疫苗接种引导、应急救护培训、卫生清洁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达60余次,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了红十字会的人道精神,提升了基层组织的社会影响力。开展困难学生救助活动:为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家庭经济薄弱学生完成学业,经县红十字会党组会议研究,决定使用社会爱心捐款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助。2017年以来,共救助了2000余名困难家庭学生,助其完成学业。举办主题宣传活动:以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在户外大屏播放公益广告以及邀请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开展宣讲等方式,深入宣传红十字会的宗旨、业务以及人道理念。特别是在推动人体器官(组织)捐献登记工作中,通过持续的宣传和科普,消除公众的传统观念障碍,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累计实现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577人。
能力提升,增强组织实力。加强业务培训: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例如,对人体器官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动员志愿服务队成员,以国务院新修订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云南省遗体捐献管理办法(试行)》等为主要内容进行培训,有效增强了队员的业务能力,提高了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开展应急演练:定期组织赈济救援队等队伍开展应急演练,模拟自然灾害等场景,检验和提升队伍的应急响应、救援处置和协同配合能力。通过演练,不断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和队员管理办法,使队伍在面对实际灾害时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为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协同合作,凝聚组织合力。与部门协同:主动加强与县卫健部门、县内各医疗机构的对接沟通,共同推动人体器官捐献等工作。双方建立了信息共享、工作联动机制,深入医院开展宣讲动员,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有力推动了相关工作的开展。与社会协同:积极动员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参与红十字事业,通过开展募捐活动、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广泛筹集人道资源。经富宁县积极争取,云南省红十字备灾救灾中心和社会爱心人士捐赠,共获得3个博爱读书角项目,对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切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保障。同时,加强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在开展志愿服务、人道救助等工作中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共同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帮助,进一步扩大了红十字会基层组织的社会服务范围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