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捐献】谢谢您!昭通民警万永波
8月14日,在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乐居派出所民警万永波的生命永远定格在44岁。家属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2个肾脏和1枚眼角膜无私捐献。
在父亲等人的影响下
万永波从小立志成为警察
万永波出生在一个警察家庭,父亲、叔叔、表姐等人都是警察。他和哥哥万永松从小在父亲的耳濡目染下,一直有一个警察梦。“印象里,父亲总是对我们兄弟俩说,做人要正派,不要做坏事,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万永松回忆道。
后来,哥哥如愿成为了警察,让万永波羡慕不已。1995年,万永波入伍成为一名军人,1998年转业当老师。放不下警察梦的他,后来通过考试终于如愿进入警察队伍,并将其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工作中,万永波认真负责,勇于担当,总是冲在前面。“其实,我是希望他能‘自私’一点的。”万永波的妻子说,丈夫经常半夜接到电话,二话不说就出门,有时出差一去就是好几天。不仅如此,因为警察工作的特殊性,有时还会受伤。多年前的一次出警,万永波就受了伤,“当时他还想瞒着我,怕我担心,我也知道警察这个职业本来就是高风险的,只能叮嘱他以后一定小心。”
那次,也是他们夫妻俩第一次聊起器官捐献这个话题。“他对我说,万一有一天真的出了意外,希望可以捐献器官。”万永波的妻子是医生,她深知捐献的器官能够挽救他人的生命,因此,她很支持丈夫的这个想法。只是她没想到,这一天竟然真的到来了。
10多天前的匆匆相聚
成为夫妻俩最后一次见面
8月7日晚上10点半左右,万永波和同事一起完成群众走访,回到所里继续值班。8日上午6点,一夜没合眼的万永波到派出所的宿舍稍作休息。中午1点,由于拨打万永波电话始终无人接听,同事便撬开宿舍门查看,这才发现万永波已失去意识。同事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他送往医院救治。万永波被诊断为脑血管意外,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仍未能救回他的生命。
事发时,万永波的妻子正在外地学习,当她赶回时,丈夫已经躺在重症监护室。“医生说,已经无力回天了。”万永波的妻子泣不成声,她抽泣着说,因为外出学习,最近20多天里,她只在7月28日回家住了一晚,与丈夫匆匆见了一面,没想到这竟成为了他们夫妻的最后一面。
悲痛之余,万永波的妻子回想起了丈夫曾说过希望捐献器官,于是,她将丈夫的心愿告诉了家人,征询家人的意见。“一开始老人有些接受不了,但是老人原本就一生向善,通过解释,他们也就同意了。”万永波的妻子说,他们夫妻有两个孩子,大的14岁,小的6岁,“通过器官捐献,给孩子做个榜样。”
万永波的父亲曾经也是一名警察,现在已经80多岁了。老人家说,能够通过器官捐献来救人,是一件善事,“也相当于儿子通过另外一种方式继续活在我们身边。”
哥哥万永松也说,弟弟不仅是人民警察,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生前他总是为群众排忧解难,去世后我们也遵从他的心愿,让他能够继续帮助他人,为人民服务。”
万永波是昭通市公安系统
第一位器官捐献者
徐孟健、周仕祥是昭通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8月12日,他们接到电话——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有患者家属希望捐献器官。
徐孟健和同事们赶到医院时才发现,要捐献器官的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万永波。“我们很早以前就认识了,8日得知他病了,我还到医院看望过,可我怎么也没想到,再见面时我竟然要为他见证器官捐献。”徐孟健说,当时他的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是得知朋友去世的难过和惋惜,另一方面他又得收拾心情,遵照家属的意愿,按流程办好捐献事宜。
8月14日,在云南省滇东北区域中心医院手术室,红十字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和医务人员向万永波默哀致敬,简短的告别仪式后,万永波的2个肾脏和1枚眼角膜被顺利获取,并由120救护车送到昆明,用于挽救急需的患者。徐孟健表示,万永波是昭通市公安系统第一位器官捐献者。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他愿意用仅有的一次,为有需要的人遮风挡雨。
万永波,谢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