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来自昭通市威信县的青年志愿者小蒋在云南省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顺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命火种”,成为威信县第5例、昭通市第48例、云南省第48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小蒋是云南省硕格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律师,阳光开朗,热爱生活,在2023年8月,他参加无偿献血时,工作人员向他介绍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尽管当时对捐献过程知之甚少,甚至心生恐惧,但“救人一命”的念头让他鼓起勇气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说实话,当时挺害怕的,担心捐献会伤害自己的身体,对家人也有愧疚感”小蒋坦言,那时的他对造血干细胞捐献一知半解,甚至认为需要“抽骨髓”,过程痛苦且危险。
今年8月,恰逢取样两年,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在电话里询问“您是否愿意捐献?”时,他再次陷入矛盾。“既激动,又忐忑,毕竟要真正面对捐献了,心里没底”他回忆道:“从小就害怕进医院打针,也不知道捐献是否安全,对自己的身体健康是否有影响”。但他深知“生命至上”的崇高,决定深入了解。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下,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是通过外周血采集,对身体无害,更不会留下后遗症;工作人员还向他介绍了以前捐献者的事例,他们术后都恢复良好。他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既不会伤害自己,又能救活一条生命,这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小蒋下定决心,态度从最初的犹豫、害怕转变为坚定、坦然,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可以不伤害一个人的健康去救另一个人”的信念。
为确保捐献顺利进行,小蒋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完成了高分辨配型、全面体检等准备工作。他主动查阅大量资料,向医生咨询细节,甚至与有经验的志愿者沟通,越了解越安心,也越坚定。20日上午8时30分,采集正式开始,经过数小时的血液分离,29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成功提取。整个过程虽略显漫长,但小蒋始终面带微笑,表示患者只要能重获新生,一切付出都值得。
在整个过程中,省、市、县三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全程陪同,化身“暖心护航员”,共同见证了这场跨越千里的爱心接力。
“希望这位患者早日康复,未来我也将继续投身公益事业。”捐献结束后,小蒋表达了对患者的祝福。
小蒋的善举,传递了人间大爱,为患者汇聚了生的希望,不仅挽救了一条生命,更用亲身经历证明: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安全而崇高的选择,是普通人用科学和勇气书写的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