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元阳县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围绕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各类接地气、有活力、有温度的志愿服务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志愿者行列,以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绘就出一幅幅崇德向善、文明之花遍地绽放的绚丽画卷。
在元阳高级中学,一场以“春‘锋’送暖 爱在元高”为主题的学雷锋爱心义卖活动火热进行。共青团元阳县委西部计划地方项目志愿者的书摊前人头攒动,师生们纷纷选购心仪的书籍,堆满桌子的书籍很快就被一抢而空。




元阳县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办负责人高琼欣表示:“义卖活动不仅是一次物质的交换,更是一次爱心的传递和文明的交流。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更多人的爱心和责任感,让文明之花在每个人心中绽放。”




共青团元阳县委创新组建了“青春理发室”,组织爱心义剪走进哈尼传统村落阿者科村。游客们对理发师的手艺赞不绝口,许多游客还主动申请加入义剪行列,在世界文化遗产区享受到了别样的义剪快乐。
活动受到了村民和游客的一致好评,重庆某摄影家协会成员古女士感慨地说:“来到阿者科我很感动,这里的年轻人有信仰、有希望,他们不是躺平的一代,我想记录下他们的风采。”
由共青团元阳县委主导,共青团新街镇实施的“梯田苗苗”志愿服务队也在村里开展志愿讲解服务,受到了游客们的一致好评。
梯田苗苗志愿者、元阳县民族小学学生白芷涵自豪地说:“‘有树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哈尼人。’我们信仰万物,对自然山水尤其是树木森林特别崇拜。”


据了解,“梯田苗苗”农耕文化传承志愿服务项目于2021年启动实施,目前已有142名志愿者加入,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引导青少年增进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热情。该项目还荣获了2024年“招行杯”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和公益创业赛云南地方赛的金奖。
自2003年起,共青团元阳县委每年常态化组织开展元阳县西部计划招募工作,为元阳县引进青年人才。通过常态化开展“暖冬行动”“四点半课堂”“七彩假期”“三下乡”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帮扶困难青少年群体。目前,共有55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岗服务,为元阳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在元阳县社会福利院,有一个爱心志愿服务队十余年来始终坚持每个月15号到院里看望集中供养特困人员,为他们提供理发、修剪指甲、整理仪容仪表等服务,节假日也送去关爱和温暖。
在每个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都用实际行动为活动的顺利举办保驾护航,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他们的身影有力推动了志愿服务向社会化、法治化、专业化迈进,成为元阳街头巷尾最靓丽的风景线。
元阳县心连心志愿爱心团队队长曹江表示:“团队一直本着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宗旨,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助残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用自己的一份爱心、善心和孝心呵护需要帮助的人,让心连心爱心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元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充分发挥领头作用,构建“中心、所、站”三级文明实践活动矩阵,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作机制。围绕哈尼梯田保护、移风易俗、爱心义卖等主题,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目前,已开展关爱“一老一小”圆梦微心愿文明实践活动128场,组织策划爱心捐赠47场,发放物资价值达19万余元,帮扶了1600余名空巢老人和困境儿童。
同时,元阳县还积极引导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退休干部等社会力量组建文明实践队伍,深入社区、田间地头开展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全县已有14237名志愿者在文明实践云平台上注册,共完成活动1753场次,活动参与总人数达56520人次。
元阳县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晓东表示:“文明城市的创建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参与,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营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将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城乡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