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次、296次、140次
这是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
杨家一家三口
参加无偿献血的次数
这个大爱之家
从1998年开始
就踏上行善之路
今年6月
儿子小杨与一位血液病患者
HLA初配相合
一家人又齐上阵
为陌生人送去
“生命的礼物”

小杨在父母陪伴下捐献
小杨的父亲
在2011-2021年连续十年担任
河南省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队长
他把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精神
带进了家庭和生活中
1998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
我国开始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自此以后
小杨父母就响应号召
开启了无偿献血之路
在父母言传身教下
10岁的小杨
成为了血液中心的
“小小志愿者”
与父母一起
尽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小杨全家一起无偿捐献血小板
在小杨18岁生日那天
他再次追逐父母的脚步
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
用一张无偿献血证
作为自己的成人“礼物”
从此,父母俩人的“爱心长跑”
变成了一家人的“接力赛”
相互支持,从未掉队
20多年来
一家人把无偿捐献热血
当作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
共计参加无偿献血750多次
先后十余次获得国家无偿献血金奖
2020年1月,荣登“中国好人榜”
一摞摞无偿献血证
一张张荣誉证书
是小家传大爱的见证
也是对“奉献”最好表达
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2003年,小杨父母了解到
捐献造血干细胞可以救人
于是又毫不犹豫地
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小杨父亲还自愿登记了
人体器官和遗体捐献
2007年,小杨紧随其后
也留下8毫升血样
成为了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
一家人的想法都很简单
一旦能配型成功
就可以多一种方式救人
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
但一家人却并不觉得漫长
因为在等待的时间里
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
点燃生命的希望

一家三口都是无偿献血模范人物
今年6月
小杨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配相合
他十分很激动
当即回答“肯定捐”!
然后又赶紧把这个好消息
告诉了一直支持他的父母
母亲知道后满脸羡慕
并叮嘱儿子一定要
好好锻炼,全力配合
之后高分辨分型确认、体检等
各项捐献前流程都顺利通过
并很快确定了捐献日期
捐献当天
在父母的陪伴下
小杨来到定点医院
成功采集了造血干细胞
成为中华骨髓库第18257例
河南省第1417例
郑州市第484例
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小杨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大爱再传递
身份再“升级”
小杨母亲看到儿子
勇敢地帮助了一个生命
开心地说道
能有机会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
是特别幸运的一件事
由于年龄限制
小杨父母在60周岁时
已完成了最后一次无偿献血
但这并不会成为
杨家20多年“爱心长跑”的终点
传承了仁爱之心的小杨
将接过“接力棒”
继续向善向前
把好家风、正能量
人间大爱与真情
一直传递下去!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