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应急救援 >> 正文
强化防汛救灾 筑牢安全防线|乌木龙乡:党旗插在防汛一线 堡垒筑在群众心间
来源:  作者:  编辑:永德县  日期:2025-08-05  点击率:4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今年汛期以来,乌木龙乡党委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党建为舵、以实干为桨,将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贯穿防汛救灾全过程,在风雨中筑起一道道坚不可摧的“红色防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



1fd0955cdf014279c398b237edf25b3.jpg

强化组织领导,筑牢“红色堡垒”。乌木龙乡党委将防汛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严格落实“1262”工作机制和24小时专人值班值守制度。每周安排1名主要领导带班,1名副科级领导和2名工作人员值班,值班人员坚守岗位,确保信息畅通、反应迅速。结合实际,乡党委调整充实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制定并印发防汛抗旱应急预案、防汛工作实施方案,更新完善乡、村级防汛包保责任表,明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防汛责任,构建严密的防汛责任体系,让党组织成为防汛救灾的“坚固堡垒”。

4feb6aaf45edc138ac9e71e4d705596.jpg

加强宣传引导,凝聚“红色力量”。为提升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乌木龙乡党组织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防汛知识。同时,积极组织召开群众会,面对面为群众讲解灾害来临前的识别方法和应急自救技巧。截至目前,全乡共召开防汛应急群众会23场次1564人次参与10个行政村81个自然村全覆盖完成防汛应急避险演练,以实战演练提升群众应对灾害的能力,在全乡凝聚起共同参与防汛工作的强大“红色力量”。

0b84c7796a2797ce867b9f8f05ca2e2.jpg

排查消除隐患,守护“红色防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乌木龙乡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紧盯重点时段、重点场所部位,深化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今年汛期以来,对辖区内21个地质灾害隐患点、11个山洪灾害隐患点进行23次安全隐患排查,10个行政村坚持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每天至少完成1轮次隐患排查,并及时收集上报险情灾情。党员干部还对临河临沟临时搭建的10户群众及3个沿河村落进行2轮次全覆盖走访,开展农村公路巡查12次,排查治理3个道路安全隐患点,设置3个安全提示标识牌,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的安全防线。

菖蒲塘村农村公路疏通.jpg

快速抢险救灾,践行“红色使命”。面对灾情,乌木龙乡党组织迅速行动,组织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对辖区内6条河流、11处山洪灾害隐患点排水沟渠、1条大型沟渠(炭山大沟)进行2轮次清淤,清除垃圾淤泥超18吨,清理河道长度8公里,整治面积1.89平方米。在道路抢修保通工作中,完成道路沟渠、涵洞等清障清淤10次,清理道路落石溢洪30余次,清除农村公路边坡、路肩杂草6.5吨,疏通涵洞5个,清理疏通边沟堵塞路段26.6公里,清除道路塌方点6处55立方米。同时,组织群众开展爱路护路义务活动2次,参与群众105人次;出动挖机、装载机等大型设备25台次,投入机械作业工时157工时,参与人数758人次,完成道路抢通40余次。党员干部还积极帮助群众完成农户房前屋后坡体开裂应急篷布覆盖13次1860平方米,组织清理房前屋后塌方21次,开展房前屋后杂物清理3次;集中处理、修复、解决污水管网清淤疏通工作25起;组织群众修复农田水利沟渠16公里,修复灌溉管道2公里;清理公共区域路段积水10处,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践行党员的初心使命。

eb9e4abdb379d05b24a843e0ef34485.jpg

风雨同舟显担当,党群同心护家园。乌木龙乡党委以党建为引领,用组织的力量凝聚防汛合力,用党员的行动守护群众安全,在一次次与汛情的较量中,不仅物质上筑牢“防洪堤”,更是在党群间筑起“连心堤”,为打赢防汛救灾硬仗提供了最坚实的保障。

来源:永德新闻

作者:
编辑:永德县
上一篇:强化防汛救灾 筑牢安全防线|党群同心筑坦途 齐力攻坚保民生——勐板乡扎实推进雨季农田水利及道路修复工作
下一篇:临沧市县红十字会闻“汛”而动 全力支援云县防汛救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