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
南京市秦淮区第31例、
同时也是南京市首例
对外籍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者
——杨艳,在南京中大医院
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承载着生命希望的“种子”被紧急空运至丹麦,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点亮了重生之光。而在这份大爱背后,是一位32岁母亲在家庭责任与生命承诺之间,独自奔波、克服困难的动人篇章。


时光倒回20年前,一个高大的身影毅然奔赴外地,为亲人捐献造血干细胞。那个身影,就是杨艳的父亲。当年那份无私与大爱,如同播撒在一颗幼小心灵中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父亲是我最早的榜样,他让我明白了,捐献造血干细胞是真的可以救人的,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杨艳回忆道。
受父亲义举的感召,18岁生日那天,刚成年的杨艳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无偿献血,此后10多年间,坚持参与无偿献血,累计献血量超2100毫升。20岁那年,在一次无偿献血过程中,护士询问她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她毫不犹豫地留下检测血样,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当时心情很激动
等了12年
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
感觉像完成了一个夙愿”
没有一丝犹豫
杨艳当即表示同意捐献


同意捐献只是开始,现实的困难接踵而至。杨艳的丈夫因工作早出晚归,老家奶奶和外婆前后生病住院,父母无法抽身,家里刚上幼儿园的孩子需要照料。
一边是远方亟待救援的生命,一边是身边年幼需要照顾的孩子,这道选择题,并没有让杨艳退缩。她选择了“全都要”——既要顺利完成捐献,也要尽好母亲的责任,她克服种种困难,义无反顾完成捐献。

捐献日当天,经过5个小时的采集,饱含着杨艳爱心与祝福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小心翼翼地封装起来。它就像生命的火种,即将搭乘最快的航班,飞越重洋,去完成它的使命。

从父亲到女儿,爱心完成了跨代的传承;从中国到丹麦,生命希望实现了跨国界的传递。杨艳,这位普通的南京妈妈,用她非凡的行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真谛。她奔波的身影,是这座城市里最温暖的风景;她捐献的“生命种子”,在遥远的北欧土地上,必将绽放出最美的生命之花。
原标题:跨越国界的爱!一场跨越了二十年的父女爱心传承
来源:南京秦淮红会
编辑: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