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南省第47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赵先生成功完成生命种子的馈赠。在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与热爱生活的烟火气中,他以常年坚持无偿献血的善行,展现了新时代退役军人最炽热的奉献与担当。他流淌的热血,是烙印在骨子里的忠诚延续。

这位来自楚雄的退伍空军,笑容爽朗,眼神明亮,即使躺在采集床上,依然透着一股军人的干练与蓬勃的生命力。他的造血干细胞捐献之路,始于2020年的一次无偿献血。当工作人员询问是否愿意加入中华骨髓库时,他没有丝毫犹豫,那一刻,“若有战,召必回”的军人誓言,悄然延伸到了救死扶伤的生命战场。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无偿献血的习惯,这份坚持,早已融入他的生活,成为了一种本能的责任。
方向盘上的风景,血脉里的温度
脱下军装,回到地方工作,赵先生对生活的热爱丝毫未减。在捐献前的动员会上,他向中华骨髓库云南省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展示了他丰富的人生经历,酷爱自驾游,享受车轮丈量山河的自由与辽阔。在青山绿水间,在通往远方的公路上,都能看到他活力四射的身影。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也化作了对他人生命的珍视与关怀。对他而言,捐献不过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站风景,而这站风景的意义,是为另一个迷途的生命重新点亮前行的灯。
捐献当天,赵先生的采集室里洋溢着别样的温馨。楚雄州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全程陪同,而更让人暖心的是,妻子带着他们刚满两岁的儿子也来到了现场。小家伙正是活泼好动、牙牙学语的年纪,懵懂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采集室里的一切,看着爸爸手臂上连接的管子。妻子在一旁,目光温柔而坚定地注视着丈夫,轻声安抚着孩子。这个温馨的小家庭,用无声的陪伴筑起了他最坚强的后盾。
步履蹒跚的献礼
然而捐献过程中,由于血管的原因,赵先生不得不采取颈部采集,这使得他的呼吸收到了一定影响,但他并未退缩,咬牙坚持了几个小时。当医护人员宣布捐献圆满完成时,孩子在妈妈的鼓励和帮助下,手里紧紧攥着一朵娇艳的鲜花,努力迈着还不太稳当的步子,朝着采集床上的爸爸走去。他走得那样专注和认真,仿佛在进行一项无比重要的仪式。走到床边,他努力踮起小脚丫,用稚嫩的小手将鲜花递向爸爸,嘴里清晰地发出刚学会不久的音节:“爸…爸!”
赵先生小心翼翼地接过儿子人生中献出的第一朵花,仿佛接过了一枚最珍贵的勋章。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坚持,在这一声奶声奶气的“爸爸”和这朵纯真的鲜花面前,都化作了心底最柔软的暖流与无上的满足。
生命火种启程,忠诚与热爱永不“退役”
那袋凝聚着赵先生无私大爱、军人本色和家庭温暖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郑重地放入运送箱。启程为远方的患者送去重生的希望。赵先生看着“生命种子”被护送离开,脸上是释然和欣慰的笑容。
他曾经驾驶战鹰翱翔蓝天,守护祖国的领空;如今,他伸出臂膀,献出生命的种子,重燃一位陌生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之光。从军人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从守护国家到拯救他人生命,身份在变,战场在变,但那份刻在骨子里的忠诚、担当与对生命的热爱,却从未改变。这份源自蓝天、扎根大地的热血情怀,如同他热爱的自驾旅途一样,永远向前,永远充满力量,在救死扶伤的生命航道上,继续书写着永不褪色的奉献篇章。
END
△
本文素材来源于云南省红十字会
深表感谢!
关注公众号,点击底部“咨询服务”
加入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

最终解释权和设计版权归中华骨髓库管理中心所有
转发请注明出处并链接“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