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应急救援 >> 正文
以练为战砺精兵 红十字守护生命线——寻甸红十字会开展地震应急演练筑牢安全屏障
来源:寻甸县红十字会  作者:  编辑: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日期:2025-10-30  点击率:8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为全面提升红十字系统应对地震灾害的快速反应、协同作战与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近日,寻甸县红十字会在河口镇海嘎村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本次演练聚焦实战需求,围绕“受伤群众应急救护”“帐篷搭建”“应急厕所修建”“捐赠款物接收管理发放”4个核心科目展开,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应急救护志愿者、部分基层红十字会骨干、村委干部及群众代表等共计60余人全程参与,以练促训、以训强能,为实战救援积累宝贵经验。

    演练前,县红十字会制定了详细的《地震应急演练脚本》,明确各小组职责分工、科目流程与安全注意事项。成立了人道救援组、综合保障组、物资保障组、募捐宣传组4个专项小组,提前完成应急物资清点、救护设备调试与演练场地规划,确保演练全程有序可控。随着总指挥“寻甸县红十字系统2025年地震应急演练正式开始”的指令下达,各小组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演练拉开序幕。

    “前方发现3名‘受伤群众’,1人腿部骨折、1人头部外伤出血、1人意识昏迷,请立即前往救护!”接到模拟灾情指令后,人道救援组携带急救箱、止血包扎等设备,以最快速度抵达“受灾现场”。按照“先救命、后治伤”原则,志愿者首先对昏迷群众进行意识、呼吸、脉搏评估,迅速开展心肺复苏操作;另一组队员则为头部外伤群众进行止血、消毒、包扎,为腿部骨折群众进行夹板固定与肢体搬运。整个过程中,队员们动作规范、配合默契,从伤情判断到处置完成仅用时8分钟,充分展现了扎实的应急救护技能。


    在帐篷搭建与应急厕所修建科目现场,场地搭建组队员们分工明确、协作高效。大家迅速铺开帐篷主体面料,熟练组装支架、固定地钉、拉紧防风绳,短短25分钟内,2顶可容纳10人的应急帐篷便搭建完成,帐篷内被褥、应急灯、饮用水等物资同步摆放到位,达到“即搭即用”的标准。

    应急厕所修建环节,队员们在远离水源与居住区的低洼处下风口选址,避免污染风险。随后,开始挖掘储粪坑,并铺设防渗塑料膜,防止粪便渗漏污染土壤和水源。接着,快速组装墙体与顶棚,保持空气流通。同时,设置隔断保障隐私,配备基础卫生用品。最后,队员们对厕所内外进行全面消毒,并张贴使用说明,确保安全卫生。整个过程规范有序,展现了应急处置的专业性与严谨性。

    捐赠款物接收管理发放是灾后救助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救援物资能否精准送达群众手中。在该科目演练中,物资保障组模拟地震灾后群众急需生活物资的场景,设置“接收登记—分类仓储—核对发放”全流程操作。工作人员首先对捐赠的棉被、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进行数量清点、质量检查与信息登记,详细记录捐赠单位、物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确保账物相符;随后按照“分区存放、标识清晰”原则,将物资分类存入临时仓库,易碎品、食品与生活用品严格分区,避免交叉污染;最后根据“受灾群众需求清单”,以户为单位进行物资发放,发放时需群众签字确认,同步留存发放凭证,形成“接收—管理—发放”闭环管理,杜绝物资积压、流失等问题。演练现场还设置了信息公示区,实时公示捐赠款物收支情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与监督权。

    演练结束后,县红十字会组织召开复盘总结会。各小组汇报了科目完成情况,梳理演练中存在的不足,如部分队员对新型帐篷搭建流程不够熟悉、款物登记系统操作不够熟练等,并针对性制定改进措施。县红十字会负责人表示,本次演练紧贴实战、重点突出,有效检验了红十字系统的应急响应能力与协同作战水平。下一步,县红十字会将以此次演练为契机,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与技能培训,持续完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不断提升红十字“救在身边”的能力,切实当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守护者”。
    此次地震应急演练的成功开展,不仅提升了县红十字会应对灾害的实战能力,更向社会传递了“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为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应急救援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
编辑: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昆明红十字救援队寻甸分队开展体能综合训练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