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河南省漯河市高三老师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来源:中国红十字会官网  作者:  编辑:腾冲市  日期:2025-03-26  点击率:13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3月3日,来自河南省漯河市的高三老师王余龙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漯河市第31例、河南省第1497例、全国第19511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教书育人,更要身体力行”

“如果我的选择能让学生懂得生命的重量,那便是我作为教师最大的意义。”谈及捐献初衷,王余龙语气温和又坚定。

作为一名从教24年的高中教师,王余龙始终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引领。课堂上,他常以《论语》中的“仁者爱人”、《孟子》中的“恻隐之心”启发学生思考人性本善;课堂外,他更以行动践行人文精神——自2016年起,他坚持每年无偿献血。2017年,他在一次献血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意义,便主动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那时我就想,若有一天能匹配成功,定要挺身而出。能救人一命,是人生莫大的幸运。”他说。

2月6日,一通来自漯河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打破了王余龙平静的假期生活:他与一名血液病患者初配成功。得知消息后,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高配通过、体检通过,2月26日赴郑做捐前准备,捐献时间定在3月初。

王余龙心里有些激动,七年之约,终于可以兑现。但他也有一些担心,高三已经开学,距离高考仅剩百日。“学生正处于冲刺关键期,我若请假,复习进度会不会受影响?”学校领导得知消息后,积极协调高三语文组的其他老师接下他的课程,“你放心去吧,学生的课程保证不会落下。等你回来,你们班还是第一”。

“让善意薪火相传”

王余龙老师在赴郑州做捐献准备之际,收到诸多同学们的祝福:“平安归来,我们以你为榜样!”“先生大义!”“还好只献一点点,留得龙哥在,不怕没课上。”“等我成年,我也要参加配型。”

王余龙也准备了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这是我给那位未曾谋面的朋友准备的,以此来告诉他,生活少不了上上下下的起伏,但只要你不放弃,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王余龙说:“我会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的学生、朋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意义,做一名义务宣传员。我已经通过网络平台,分享了此次捐献的过程。”

捐献第二天,王余龙就返回教师岗位,和同学们一起备战高考。他坚信,教育的力量,不仅在书本的字里行间,更在师者以生命影响生命的赤诚之中,“若我的选择能让学生懂得,知识之上还有担当,分数之外更有大爱,这便是教育最动人的意义。”

漯红

    作者:
    编辑:腾冲市
    上一篇:雪域高原送来“生命礼物”
    下一篇: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