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腾冲这群人在传递啥?
来源:腾冲融媒公众号  作者:  编辑:腾冲市  日期:2025-03-05  点击率:2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大爷,您看这个长度行吗?”

学雷锋日当天,在腾冲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小李一边熟练地挥舞着剪刀,一边轻声询问着坐在椅子上的张大爷。张大爷今年80岁了,看着镜子里自己清爽利落的新发型,他笑得合不拢嘴。

“好,好,真精神!谢谢你们,真是活雷锋!”

图片
图片

这温馨的一幕

正是腾冲市“幸福从头开始”志愿服务队

日常服务的缩影

这支成立于2021年1月的公益团队

由40余名热爱公益、具备理发技能的

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和青年志愿者组成

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用一把剪刀、一颗爱心

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障人士、困难群众

送去温暖和关怀


图片




一把剪刀,照亮生命的双向奔赴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出门理发是件麻烦事。家住腾越街道的王奶奶,今年已经90岁高龄,常年卧床,理发成了她生活中的一大难题。志愿者卢木顺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上门为王奶奶理发。每次理发,卢木顺都格外细心,一边陪王奶奶聊天,一边轻柔地修剪着头发。王奶奶感动地说:“小卢就像我的亲人一样,每次来都给我剪得干干净净的,还陪我说话,我心里特别暖和。”


图片


卢木顺加入志愿服务队的原因很简单:“我本身就是腾冲市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当时胡队长和我提起要成立一个专业的义剪队,可能会占用一些私人时间,我马上就答应了。”加入团队后,卢木顺不仅传递了爱心,还收获了服务对象的感激。“每次看到老人们开心的笑容,我就觉得自己的付出特别值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志愿者刘训泽是一名年轻小伙,平常不善言辞,但他用真诚的笑容和精湛的技艺,赢得了留守儿童们的喜爱。每次看到小刘叔叔,孩子们都会兴奋地围上来。在做完一些互动小游戏后,他就耐心地挨个为孩子们理发,在理发的过程中,他会时不时停下手中的动作,询问孩子们的感受,理完发后,孩子们看着镜子里清爽帅气的自己,开心得手舞足蹈,还对着小刘叔叔竖起了大拇指。


图片


刘训泽坦言,加入志愿服务队改变了他的性格:“以前我比较内向,不太会和人交流。但和孩子们相处久了,我学会了用笑容和行动表达关心。现在我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特别快乐的事,而且我还在队伍中交到了很多朋友。”


图片
图片




一缕银发,见证岁月里的牵挂

在志愿服务队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服务对象的姓名和地址,其中有一个名字被反复圈注——赵爷爷。赵爷爷独居,因中风导致半身瘫痪,性格孤僻,极少与人交流。志愿者田建超第一次上门时,赵爷爷冷着脸拒绝理发:“剪什么剪,我这把年纪了,没人看!”田建超没有气馁,蹲在轮椅旁轻声说:“赵叔,您年轻时当过兵吧?我看您照片里穿着军装特别精神,咱理个发,再拍张照给老战友看看?”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颤抖着点了点头。 


图片


从那之后,田建超便定期上门为赵爷爷理发。每次理发,他都格外用心,手中的剪刀在赵爷爷的银发间轻轻舞动,动作娴熟而温柔。他会一边理发,一边和赵爷爷聊天,听赵爷爷讲述过去当兵时的峥嵘岁月。赵爷爷的话也渐渐多了起来,脸上偶尔会浮现出笑容。如今,赵爷爷的银发总被田建超修剪得整整齐齐,窗台上还摆着他戴着军功章的新照片。照片里的赵爷爷,眼神中透着自信与自豪。


图片
图片

学雷锋

纪念日


当记者采访田建超时,田建超的眼神中满是真诚与感慨。他说:“一开始接触赵爷爷这样的老人,我心里也没底。但我知道,他们曾经也有过精彩的人生,也为社会作出过贡献。通过一次次的交流,我发现有些老人需要的不仅是理发这样的实际帮助,他们更渴望被看见、被记得。” 在田建超看来,志愿服务不仅仅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是给予精神上的关怀,让那些孤独的老人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温暖与美好。


图片
图片




一份坚持,诠释公益之旅的浓浓温情

最让队长胡广志动容的,是团队中年纪较长的志愿者杨洋。今年52岁的杨大姐多年前在忠勇路开了个理发小店,在义剪队成立之前,就一直积极地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义剪队成立四年来,更是基本无缺席。难得的是,多年来,只要是孤寡老人进店理发,杨洋从不收费。杨大姐说:“其实我做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我只是尽自己所能,为这些孤寡老人提供一点帮助罢了。能为他们理发我很开心,他们也已经表达了感谢,我觉得很有意义。”


图片


杨大姐的坚持源于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雷锋同志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作为普通人,我也想在有限的人生里多做些有意义的事,让爱传递下去。”她的故事激励了许多年轻志愿者,也让团队更加团结。


图片




图片


春日的阳光洒在杨大姐老旧的理发椅上,她擦拭着陪伴她多年的工具箱,里面除了剪刀、梳子,还塞着孩子们送的折纸、老人塞的糖果、残障朋友写的感谢卡。“这些比任何东西都珍贵。”她笑着说。  


图片


胡队长回想义剪队成立之初

志愿者们只是利用业余时间走进社区

为老人和孩子们提供免费理发服务

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大

团队逐渐形成了固定的服务模式


图片
图片

每月组织3—5人

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乡镇集市、学校、敬老院开展免费理发服务

同时还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儿童和残疾人提供上门服务

截至2025年2月

团队已开展志愿服务100余场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四年来

这支队伍走过2000多公里路

剪过千次头发

却始终记得那个最初的追问

什么是幸福?

瘫痪老人摸着清爽的鬓角说:“幸福是体面”;

留守儿童晃着新刘海说:“幸福是漂亮”;

独居者攥着志愿者的手说:“幸福是有人惦记”;

志愿者说:“幸福是看见他们笑的那一刻,春风突然吹进了心里”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雷锋离开的第63个春天

这群人依然相信

爱从不需要宏大叙事

俯身时剪刀轻响的温柔

指尖穿过白发时的珍重

蹲下与轮椅平视时的尊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正是这些细碎的“从头开始”

让雷锋精神的火种

在人间烟火里生生不息

图片
作者:
编辑:腾冲市
上一篇:走近腾冲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总队
下一篇:优秀人物】奔跑在边境线上的银发志愿服务者——原腾冲县公安局主任科员邵思光典型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