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为期30天的2025年关爱定点帮扶村留守儿童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湖北省英山县圆满结束。活动由总会备灾救灾中心、湖北省红十字会和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共同举办,县红十字会、相关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村委会等提供支持。
活动期间,三所高校的31名大学生红十字志愿者分成三批,在总会备灾救灾中心的协调和带队教师的指导下,跨越学科界限并利用AI技术赋能,以方家咀乡葫芦盆村为主要活动基地、同时辐射南河镇傅家坊村,接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业辅导106课时;绘画、手工、书法、体育等娱乐活动70余场次,指导制作手工作品160余件;防灾减灾与安全教育课程16次;社会工作专业活动12次、个体家庭心理咨询活动27人次。活动期间,总会备灾救灾中心携手北京市红十字会、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和北京城市学院大学生红十字会,向定点帮扶村捐赠了一批人道救助物资和1000多册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北京城市学院志愿者团队利用无人机为葫芦盆村拍摄制作了一部宣传片。
活动受到了定点帮扶村留守儿童及家庭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参与,留守儿童参加各类课程及活动近6000人次。葫芦盆村村委会负责人表示,红十字会和相关高校连续三年举办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缓解了部分留守儿童因缺少父母陪伴带来的负面心理情绪;留守儿童通过参加活动,了解了机器人等先进科技、非遗等优秀文化,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特别是每年坚持开设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课程,明显提高了留守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该负责人表示,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不仅帮助相关家庭解决了暑期看护难和学业辅导难等现实问题,也给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村委会为群众服务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希望红十字会和高校能长期开展类似活动,为留守儿童送来更多的关爱。
活动期间,志愿者前往英山县革命烈士园和英山县博物馆等地学习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领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2023年以来,总会备灾救灾中心联合湖北省红十字会和相关高校,连续三年组织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形成了“3+N”的活动模式,“3”是指课业辅导、文化娱乐和安全教育等三大类活动;“N”是指志愿者发挥高校学科优势和个人爱好特长开展特色活动和服务。据统计,三年活动共计持续75天,志愿者累计为定点帮扶村留守儿童提供语文、数学、英语等课业辅导250余课时,音乐、体育、美术等文化娱乐110余场次,防溺水知识宣讲等安全教育29场次,指导制作手工作品630件;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活动22次、个体家庭心理咨询127人次;募集捐赠图书3000多册;参与各类课程和活动的留守儿童累计近16000人次。该活动荣获2024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基层党组织创新案例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