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节致敬|今天,请记住这些以大爱书写“生命接力”的白衣天使!
致敬
今年,他们离去了
却以最深沉的方式
奉献出了
最后的光与热
三甲主任医师离世后
2025年6月30日,杭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余峰医生因病在杭州离世。在生命的终点,她将遗体捐献给温州医科
大学,成为该校首位捐献遗体的大体老师校友。
公开资料显示,余峰生于1958年,1978年考入温州医学院(现温州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她在温岭新河人民医院工作多年。在温州医科大学攻读研究生期间,余峰师从我国著名儿科专家黄达枢教授。黄达枢教授被誉为“温医儿科之父”,曾培养出20余名医学硕士,当中很多人已成为国内儿科界的翘楚。1988年获硕士学位后,余峰进入杭州市中医院儿科工作。7月11日,杭州市中医院、温州医科大学发布悼念文章,缅怀杭州市中医院儿科主任医师、温州医科大学1983届校友余峰。
据温州医科大学官方消息,余峰留下了最后的心声:“医学的路,我尽力走过了一程。同仁朋友们,请你们继续往前走——记得常备一颗糖,给孩子;常怀一颗心,给病人。”
退休检验专家
捐献眼角膜和遗体
2025年5月22日晚20点42分,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退休副主任技师崔之础,因为肿瘤恶化不幸离世,捐献遗体和角膜。
2025年初,崔之础的肿瘤指标反复升高,频繁呕吐,病情恶化。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他一直在思考生命的意义:肉体可以消亡,但是高尚的精神却“不与草木同腐”。
为此,崔之础与妻子俞锦芳共同作出一个决定,联系南通市红十字会,准备在身后捐献眼角膜;同时,将自己的遗体捐给南通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教学与研究。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前往崔之础家中时,崔之础已经被病痛折磨得十分虚弱,但他依然坚持在《南通市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申请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也希望能起到带头作用,为医学事业献出微薄之力,孩子也十分支持我们的决定。”俞锦芳红着眼眶说道。
5月22日晚上20:42,崔之础离世后,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珍贵的眼角膜捐献给了南通市红十字眼库,将遗体捐献给了南通大学医学院。崔之础也是南通市第88位遗体捐献志愿者。
5月27日,崔之础的眼角膜被成功移植,给两位等待已久的角膜病患者,崔之础的生命和光明,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点,会有人继续替我看这世间大好河山。”——崔之础
宜昌退休老中医离世
捐献器官最后一次“救人”
2025年5月19日,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退休老中医杨明(化名),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完成了他生命终点的特殊“告别”。其子杨先生和哥哥强忍悲痛,遵照父亲生前深思熟虑后的郑重嘱托,捐出了他的肝脏、双肾脏和一对眼角膜。
杨明生前是宜昌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的一名中医内科医生。在杨先生心中,父亲医术精湛,行医履历一直为人所称道。也正因为如此,在他退休后,仍有不少患者想方设法打听到他的住处,登门求医。“基本上每天都有人找爸爸看病,还有很多远处的人来求方子,他从不拒绝,耐心细致地询问病情,帮忙推荐药方,方便病人去拿药,但爸爸从未收过一分钱。”
3月24日清晨,杨明突发脑出血,被送往县医院救治,诊断为心源性脑干梗阻,随后又转送到宜昌市里的医院进行手术治疗。虽经全力救治,最终无力回天。他的儿子杨先生在《人体器官捐献亲属确认登记表》上签下名字,完成了父亲生前的嘱托。
杨明医生,用生命最后的壮举,为“医者仁心”写下了最深刻、最动人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