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站与
医院检验结果不一致?
满腔热血来献血,为何我献血前检测合格,献血后被告知不合格,而医院检测结果又是正常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当您遇到这种情况,不要紧张,其实主要原因是血站和医院工作性质不一样,在检测方法、试剂选择和检验策略上侧重点不同。
为了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献血者在献血前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测,除了要进行健康征询,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脉搏等体格指标,还要抽取血样进行快速初筛检验,包括血型、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乙肝表面抗原等以判断是否符合献血的标准。接下来血站还要对献血者捐献的血液进行严格而全面的检测,包括乙肝病毒 (HBV)、丙肝病毒 (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梅毒(TP)等输血相关传染病标志物检测,以及谷丙转氨酶 (ALT)、血型(包括ABO血型、RhD血型)等项目的检测。当前血站开展针对HBV、HCV、HIV的检测包括: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HBSAg)及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HBV DNA);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Anti-HCV) 及丙型肝炎病毒核酸 (HCV RNA);抗 HIV-1、抗 HIV-2 和 p24 抗原(HIV Ag/Ab1+2)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 (HIV RNA)。
为什么会出现献血检测结果与医院不一致?
1、检测方法不同
血站需要从低危献血人群中采集血液,对献血者的血液进行筛查,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根据《血站技术操作规程》规定,要对献血者进行前面提到的一系列检测。每一袋血液的标本要分别进行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从而最大程度降低输血风险。而其中只要有一项检测结果为不合格,就判定这袋血液为不合格,不能用于临床输血。
血液检测试剂会存在灵敏度与特异性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特异性越强,实际的灵敏度就会相对较低;而灵敏度越高,试剂的特异性就会相对较低,血站为了保障输血的安全,选用灵敏度高的试剂来进行检测,尽最大可能检测出血液中相关传染病标志物,不让一个可疑阳性患者的血液输注给受血者。
2、检验策略不同
献血者血液检测的目的是保证每一袋供应的血液都是安全的,需要更高的安全性,而临床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诊断疾病。献血者筛查时,按照《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的要求,目前采供血机构采用两个不同厂家的试剂对血清学项目进行两次检测,不同厂家试剂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同,会出现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情况,为保证血液安全,只要有一个厂家的试剂检测为不合格,该血液就按不合格进行处理。
国家对献血者献出的血液检测判定标准和检测试剂的质量控制标准要比医疗机构更为严格。血站的检测结果是用于判断所采集血液是否符合临床输血要求,而医院的检测结果用于疾病诊断、预后判断等。虽然两者的检测项目是完全相同的,但是出发点不同,目的也不同,所以产生的效果也就会不同。因此就会出现献血检测结果与医院检验结果不一样的情况。
所以,一旦血站工作人员告诉你不能参加献血,你不要紧张,血液化验结果不合格不代表得了某种疾病,而医院会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结合个人体征和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如果献血者不放心,可过一阶段前往医院再次化验检查,根据医生的诊断判断身体是否健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的“5.2.8血液检测”明确指出:“血站将遵照国家规定对献血者血液进行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检测…血液检测结果不合格仅表明捐献的血液不符合国家血液标准的要求,不作为感染或疾病的诊断依据。”
因此血站对血液进行检测以判断献血者所献的血液是否适宜临床输注,检测不合格并不代表献血者就患有疾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会及时报废,并告知相关献血者检测结果,提醒他及时到正规医院由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和相关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以便及时治疗或及时消除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