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造血干细胞捐献 >> 正文
暖心!云南同一天再次完成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
来源:云南省红十字会  作者:  编辑: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日期:2023-02-23  点击率:71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2月20日,来自云南保山驻村干部廖先生和怒江的小伙小马,同一天成功捐献造血干胞;分别成为云南省第320例和321例捐献者。

    “我觉得善事不嫌多,爱心不嫌少!”

     云南省第320例捐献者廖先生

   “我觉得善事不嫌多,爱心不嫌少!能帮助别人的事能做一件是一件。”2月20日,来自云南某省级单位的驻村干部廖先生在昆明一医院血液科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未谋面12岁少年带去生的希望。廖先生也成为了云南省第32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980年出生的廖先生是云南某省级单位派驻到保山的一名优秀驻村干部,他热爱工作又热心公益,2021年5月,在当地组织的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他率先参加了献血,同时登记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2年4月,廖先生接到电话,被告知他与一名血液病患儿初步配型成功,接到通知时,廖先生的父亲也刚查出癌症,这更能让廖先生感受到对方患者家的心境,“我父亲的病我只能交给医生,但对方患者的康复还需要有我的参与,能够挽救一个生命,我义不容辞!但当时父亲患病,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觉得捐献的事情还是要和家里人商量一下,得知我的捐献可以挽救一个生命,家里人都支持我的捐献!”廖先生说到。


  “他一直就是个对家庭负责,对工作负责,有担当,有责任感热心肠的人,虽然他工作忙,但一回到家,就会主动照顾家人,看到别人有需要,都会出手相助。”身为一名农科院的科研人员,廖先生的妻子理解并支持丈夫的决定,“我们俩都是贵州人,他是我的师兄,在贵州大学读研期间,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学业上,他都 一直帮助我,他比我先毕业,来到云南工作,我毕业后也义无反顾的跟随他来云南工作,通过这次捐献,我更佩服我老公,我感觉我没有嫁错人。我们就希望那个少年尽快康复!”

  “我觉得善事不嫌多,爱心不嫌少!能帮助别人的事能做一件是一件。”廖先生说到。他希望自己的这次“身体力行”能增加社会对血液病患者的关注。他呼吁大家参与其中,勇敢地去献血、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更多患者带去“生的希望”!

    “挽救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是很开心的”

  云南省第321例捐献者小马

 “几十万份的几率,能与患者高度匹配成功,挽救一个花季少女的生命,是很开心的。”2月20日,来自云南怒江的小伙小马在昆明一医院血液科完成捐献,成为云南省第32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988年出生的小马是大理鹤庆人,在昆明理工大毕业后到怒江工作,2015年1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马就在一次无偿献血中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当时其实也没有想太多,只是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就在捐献同意书上签了字,留了血样。”

    小马告诉记者,当时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表示,配型相合的概率很多时候是万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很多志愿者入库十多年,甚至几十年都配不上型。“虽然概率很低,但还是很期待将来有一天能够匹配成功,帮助有需要的人延续生命。”2022年9月,在入库7年多后,小马终于等到了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说有血液病重症患者与他和造血干细胞初配相合。


  小马的亲人在得知他配型成功,即将捐献造血干细胞,都表示支持。“我爸觉得我是大人了,有自己的判断力,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都可以去做;我妈也是支持我的。”小马的爱人说,“如果不是我贫血,我也愿意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有机会去捐献,能够帮助到别人,我们一家都很开心!”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小马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通过了各项捐献前体检。他与患者的高分辨检测结果不久后出来了,匹配成功,20日,经过六个多小时的采集,小马成功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他捐献的生命的种子当天就被送往远方,去挽救一名花季少女的生命。


  据悉,这是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立以来,怒江的第三例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小马这次的捐献得到了当地红十字会和单位的大力支持。小马表示,怒江是少数民族比较多的边远地区,大家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些比较陌生,这次捐献结束后,他会配合当地的红十字会等相关单位,通过他这次“身体力行”的捐献行动,告诉大家,捐献造血干细胞并不会伤害身体,而是挽救血液病患者的最有效手段,也呼吁更多符合条件的人们加入爱心队伍,多一个捐献志愿者,就多一份希望。

作者:
编辑: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
上一篇:为生命续航!云南2023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成功
下一篇:好事成双!他们在同一天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