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力量。2024年上半年,瑞丽市各群团组织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群团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州委“三支柱一标杆”主攻方向和市委“四支柱一标杆”工作目标,不断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持续擦亮群团服务品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瑞丽篇章做出积极贡献。
瑞丽市总工会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学强技能、以学促用砺精兵,让更多业务过硬、技能精湛的高素质劳动者脱颖而出,把竞赛活动打造成人才培引示范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共有68名选手分获技能竞赛金、银、铜奖,其中35人荣获“瑞丽市技术能手”称号。
共青团瑞丽市委组织开展“青春有志·卫国戍边”实践活动,通过重温一次入团誓词、共上一堂主题团课、组织一次分享交流、开展一次暖心慰问、体验一次巡边活动的“五个一”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团员青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贡献青春力量。
瑞丽市妇联高度重视留守困境儿童工作,通过搭建儿童保护工作的交流平台,增强“政校社”的协同作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各基层妇联组织积极组建“爱心妈妈”队伍,通过开展精神支持、经济帮扶、心理疏导、安全教育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妈妈般的关爱和温暖,当好儿童成长的引路人、守护人、筑梦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瑞丽市工商联以“政治引领、广纳谏言、网格挂联、法治护航、信用背书”五大暖企行动。建立服务两新党员的“红色家园”,搭建起民营经济领域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沟通平台,帮助23家企业成功贷款567万元,为全市17家商(协)会以及部分小微企业代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为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的民营企业授信3810万元,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瑞丽市残联紧密结合残疾人工作实际,用心用情书写残疾人事业“温暖”答卷,搭建惠残“暖心桥”。2024年以来,向263名残障人士发放9.15万元的慰问金;给予6名残疾人1.1万元的临时困难救助金,向48名残疾人发放了12.3万元的康复医疗救助金。
瑞丽市红十字会结合健康县城工作,以“防灾减灾+生命教育”为主题,开展应急救护“五进”工作,完成培训17期3198人。积极探索“互联网+公益”筹资模式,开展救助帮扶,资助困难高中学生35人,困难群众296户。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活动,发放温暖包185份,家庭箱111份,棉被50床,价值75960元,受益群众888户。实施人道救助帮扶,上半年对5户因残、因病困难群众发放人道救助金10000元。
瑞丽市科学技术协会积极组织参与全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各类科技竞赛的质量。在第三十八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暨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中,瑞丽市派出的选手共获得奖牌 15 块。积极推动科研院所申报科普项目或承办科普活动,在瑞丽市第四小学揭牌落成了云南省首家中缅边境校园科普气象站。
瑞丽市侨联,开创“连心桥、平台桥、宣传桥、互助桥、网络桥”五桥建设工作模式,在对外开放、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领域,不断构建新时代为侨服务工作新格局。组织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永远跟党走”“侨心向党、同唱一首歌”系列品牌活动15场300人次。举办侨商座谈会20余次,共签订9个招商引资项目合作协议,协议资金2.8亿元。举办10期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秋、冬、春)令营—德宏营活动,接待海外师生90批6670人次。积极倡议侨胞参与各类慈善公益活动10余次,筹集善款250余万元;成立61个“一站式”基层侨务服务点,加快形成基层组织建设新格局。
瑞丽市文联、社科联依托“云岭大讲坛”和“德图公益文化大讲堂”平台,持续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上半年共计开展主题宣讲11场次,通过“群团组织+企业”联办,开展“百姓舞台·瑞丽大型公益活动”展演5场,推出散文集《西南书—一个人的地理志》、泼水节舞曲《哄赶玛酸喃》、合唱《这就是美丽的地方》等一批具有瑞丽地域特色、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的文艺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