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云南省第47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老李(化名)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来自曲靖宣威的民警老李三赴春城兑现“生命之约”,给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
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鲜红的血液在分离机管道中静静流淌。老李平静地躺在病床上,手臂连接着救命的仪器。这位来自宣威基层派出所的老民警,脸上惯常的严肃神情此刻化为一抹不易察觉的释然。“对我们捐献者来说,这是件小事;但对躺在病床上等着救命的患者来说,这就是天大的事。”他低沉的声音格外清晰有力。这份朴素认知背后,是他多年从警生涯里目睹太多生命无常沉淀下的重量。
三次匹配的遗憾与坚持
这不是老李第一次为捐献而来。在此之前,他已两次接到红十字会的通知,两次满怀希望地赶到昆明完成高分辨配型和全面体检。然而,前两次的捐献流程最终都未能走到最后一步。“可能是患者那边出了意外状况。”提及此,这位素来刚硬、不苟言笑的汉子,语气里难掩失落与遗憾。这份未能送出的“生命火种”,成了他心底一个沉甸甸的牵挂。当第三次配型成功的通知再次抵达,他心中那份未曾熄灭的使命感瞬间被点燃。
在派出所的岗位上,老李处理过无数警情,直面过太多悲欢离合与生死瞬间。正是这些经历,让他对“生命”二字有着超越常人的深刻体悟。见过了太多来不及挽回的遗憾,就更能理解一个生命被挽救意味着什么。他深知,躺在远方病床上的那位陌生人,其家庭正经历着何等的煎熬与绝望。而此刻,他血管里流动的,不仅是他个人的热血,更承载着一个家庭乃至几个家庭绝处逢生的全部期盼。这份沉甸甸的托付,值得他全力以赴。
“生命种子”启程
几个小时的采集过程平稳结束。当那袋饱含生命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被医护人员小心翼翼地装进专用储运箱,即将启程去点亮另一个生命时,老李一直紧绷而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的、如释重负的笑容。这笑容里,有夙愿得偿的欣慰,有对远方陌生人的深深祝福。前两次未能完成的遗憾,在这一刻被圆满填满。
老李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守护平安的藏蓝警服之下,同样跳动着一颗滚烫的仁心。他以人民警察的忠诚与坚韧,三度赴约,跨越千里,终于完成了这场生命的接力。他献出的不仅是一份造血干细胞,更是在他人生命至暗时刻,用热血点燃的一盏不灭的希望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