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校和遗体捐献的关系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医学院校是指进行医学科学研究,以培养医学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
遗体捐献与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紧密相连,遗体捐献的目的是为了医学科学事业,而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与传承,需要医科院校为依托。
按照国际惯例,4—6名医学生解剖一具遗体基本能满足医学生学习解剖学的要求,因此,医科院校需要大量的遗体捐献标本供医学生观摩和解剖。
在我国,遗体捐献是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所需人体解剖标本的唯一合法来源,没有遗体捐献,医科院校将难以发展。
遗体捐献的最主要直接用途是人体解剖。
医科院校的人文情怀和医学情操,有助于打消捐献者及其亲属对遗体使用的疑虑。
在医科院校一般会把教学的遗体称为大体老师,通过“追思会”、“走访遗体捐献者家庭”等方式,在对医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思想教育,引导医学生对遗体捐献人文精神的认同和传承。
在开展遗体捐献的城市,医科院校基本都是仅有的遗体捐献接收站,在主管单位和捐献遗体 管理工作办公室领导下,负责志愿捐献遗体者的登记、咨询及遗体的接受等具体工作,实际占有捐献遗体。
遗体捐献后需要有较好的管理,作为志愿遗体捐献接收站的医科院校自然承担了这一任,在遗体捐献中处于管理者的法律地位,应当尽到善良管理人的义务,做好一切安排和人文关怀,充分发挥遗体作用,建立档案,程序化管理。
作者:
编辑:陆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