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路上看见有人突然倒地,你会怎么做?
面对这道“难题”,浙江东阳教师黄强给出了答案。从2015年父亲病发时的无能为力,到如今成为行走的“急救教科书”,黄强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有些课不仅仅是在教室里,更在生活的点滴中。
近日,浙江省东阳市画水镇中心小学的教师黄强,在上班途经画江路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位老人倒地不起。
黄强赶紧停车,快速穿上随身携带的红十字马甲,飞奔至倒地老人身边告诉老人:“别怕!我是红十字救护员,我来帮助您。”黄强安排周围的热心群众拨打120急救电话后,便开始观察老人状况,发现老人一直在呕吐,虽然并未昏迷、眼睛可以转动,但无法言语。
根据经验,黄强判断老人有脑出血的危险。于是,他阻止了周围群众试图将老人扶起的举动,并解释脑出血不能扶的原因。
随后,黄强将老人调整为侧卧位,并将其背部支撑起来。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黄强再次细心检查老人有无其它外伤,同时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
不久后,老人的妻子和救护车纷纷赶到现场。黄强向医护人员说明老人的大致情况,并将老人送上救护车。老人的妻子连声道谢:“幸好有人帮忙,谢谢你了!”
2015年,黄强的父亲突发脑出血,当时不懂急救的他,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手足无措。送医治疗后,其父亲的后遗症还是有点严重,这也造成了他永远的遗憾。“如果当时会急救,也许父亲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后遗症了。”因为这个,黄强决定学习应急救护知识。经过培训和考核,黄强成为一名浙江省红十字二级应急救护师。
据了解,黄强还是东阳市农商银行红十字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作为元老级的骨干队员,自2016年入队以来,参加各类救援出勤、志愿服务活动时长累计达1500多个小时。尤其在水域救援出勤中,只要工作允许,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往救援现场并凭借丰富的探测仪操作技能,顺利、快速地完成救援任务。
平时遇到紧急情况时,黄强也都会选择挺身而出。2016年,黄强在东阳市人民路上救下一个在车流中独自行走的小女孩;在东阳城区的艺海路上,他见到有人欲跳江便马上和朋友一起劝导,稳住对方情绪,并拨打110请警方处理;2023年,他去拉萨旅游的途中,在街头救助了两位因醉酒呕吐可能导致窒息危险的女子;2024年,黄强偶遇一名小女孩意外摔倒导致头破流血,便立即从车里拿出急救包进行急救包扎,陪着家长等待120救护车的到来……
在第一时间处理应急事件,成为了黄强的人生信条。为此,他在自己的汽车上放置了救生衣、救生绳和应急救护包等装备。为了方便群众求助,之前他还定制了“我是一名红十字救援队员,如果有需要请截停我”的车贴。
业余时间,黄强经常走进社区、学校和企业,为群众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他表示,希望能够带动更多人学会如何急救,从而能够在关键时刻帮助别人,帮助自己。
中国红十字会提醒大家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征,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男性比女性更易发病。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做到尽早识别、尽早就医、尽早治疗,可明显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