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脚步践行志愿精神
他自费走遍了曲靖市的各个区县
“很多人都害怕与死亡打交道,但作为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一定要有无畏的精神!”曲靖市红十字会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队队长戚跃聪今年已经62岁,依然活跃在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第一线,身残志坚的他从事遗体器官捐献公益宣传活动7年多,自费走遍了曲靖市所有的区县。七年里,他参加志愿服务时长累计达4000多个小时,上门为400余人办理了人体器官、遗体捐献登记手续,协调完成16例遗体捐献。
谈及为何会与遗体器官捐献公益事业结缘?戚跃聪告诉记者,多年前,他曾在电视上看到一名肾衰竭患者捐献器官遗体的事迹深受感染,便于2009年携同爱人以及哥嫂前往昆明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进行了遗体捐献登记,从此以后就一直关注这项大爱公益事业。
“我非常想做点有意义的事,于是2017年我就开始主动参与遗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我们深入各个区县,在广场、街道、社区做宣传,日常只要民众有需求我就上门去做捐献登记服务,带领队员参与捐献者逝世后完成捐献的多个环节,举办遗体告别仪式,组织集体缅怀活动,安抚捐献者家属情绪,为困难的捐献者家庭捐款……”。戚跃聪表示,志愿者们不仅要有大爱,更有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很多难关都想办法克服,开展志愿活动牺牲休息时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云南首支遗体捐献大学生志愿服务队
传递奉献精神“接力棒”
昆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的“烛语”志愿服务队是云南首支专门从事遗体捐献服务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经成功进行遗体捐献登记1439人,完成遗体捐献接收292例。志愿服务队在2024年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中“烛语有声,科普传爱——遗体捐献宣传促进项目”获得“优秀奖”,第五届云南省红十字公益项目赛《烛语献爱》项目获得“金奖”。

日常接听咨询热线时,“烛语”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们都要耐心解答咨询者提出的每一个疑问,尽可能地告知他们关于遗体捐献的一切,让他们自己做出是否捐献的决定。为宣传遗体捐献的价值和意义,引导大众正确看待遗体捐献行为,“烛语”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舍去自己的休息时间,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来开展宣传,线上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宣传渠道,线下则举办遗体捐献宣传相关知识的诗歌比赛、绘画比赛、视频拍摄比赛以及游园活动等等,当有人想要参观昆明医科大学人体科学馆时,志愿者们还负责讲解工作。

同时,“烛语”志愿服务队还要协助完成遗体捐献接收工作。卢皓然介绍“当捐献者逝世后,会在24小时内接收到学院,我们志愿者要做好接待工作,为逝者家属提供人文关怀,为已逝捐献者举办告别仪式,在人体解剖学开课仪式中向捐献者致敬,表达感恩之情……”志愿服务贯穿于捐献的方方面面,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者用实际行动传递奉献精神“接力棒”,为遗体捐献事业奉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