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无偿献血 >> 正文
无偿献血小知识(三)
来源:  作者:  编辑: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日期:2025-01-20  点击率:5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1、 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检测意义是什么? 

答:HBsAg为乙型肝炎病毒颗粒表面的抗原。检测HBsAg能筛除急、慢性乙型和丁型肝炎的供血者。凡HBsAg阳性者不能献血。 


2、AL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检测意义是什么? 

答:筛除ALT升高的献血者,则可以排除甲、乙、丙、丁、戊5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任何一种。然而,在非肝炎疾病时,例如过度肥胖甚至感冒时,ALT 也可以升高。所以对药物、过度饮酒和感冒等引起ALT 升高的献血者应延期献血。 


3、如何预防献血中出现低血糖性昏厥? 

答:让献血者了解空腹献血的危害,餐后献血;工作人员采血前一定要先问清楚献血者是否已进食,对空腹者嘱喝糖水或进食少量素食后再行采血。 


4、什么是血红蛋白? 

答:血红蛋白存在于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即平常所说的血色素。它是红细胞中携带氧气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是由一种珠蛋白与含铁的血红素聚合而成的血红蛋白结合体。 


5、采血机构对献血者必须进行必要的健康检查吗? 

答:必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第十条规定:血站对采集的血液必须进行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血液,不得向医疗机构提供。 


6、抗HCV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意义是什么? 

答:由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为非保护性抗体,凡该抗体阳性者不能献血。 


7、 单采血小板时,当流速过快,进入体内的抗凝剂总量高,献血者个体的敏感性强、耐受性弱时,会出现口唇麻木等症状。出现时,可给予口服10%葡萄糖酸钙20毫升,约10分钟症状就会消失。出现全身抽搐时,应立即停止采集,按压人中穴,并口服10%葡萄糖酸钙,症状亦很快消失。


8、为何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 
答: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促使骨髓储备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9、献血者血液化验有哪些项目? 
答:①、血比重(血红蛋白)筛选;

②、血型定型; 

③、肝功能检查(转氨酶);

④、血液传染病检查:目前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血清学检查等四项。 

【献血前填表,然后初检,项目有:血型、血红蛋白、转氨酶、乙肝。】

10、献血有哪十忌? 
答:①、忌疲倦和熬夜后献血;

②、忌空腹或低血糖献血;

③、忌精神处于极度紧张状态时献血;

④、忌被动或带逆反情绪献血;

⑤、忌吃高脂肪及过饱后献血;

⑥、忌献血前后饮酒;

⑦、忌不按规定短期内频繁献血;

⑧、忌超量献血;

⑨、忌身体不适时及服药期间献血;

⑩、忌献血后剧烈运动或盲目进补。

作者:
编辑: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上一篇:【健康科普】无偿献血小知识
下一篇:无偿献血小知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