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器官、遗体捐献,谁来做主?
来源:  作者:  编辑: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日期:2025-04-22  点击率:4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近年来,器官和遗体捐献的情形出现得越来越多。今天就来聊聊在器官和遗体捐献的过程中,谁能够做主?



01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器官、遗体捐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条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有权依法自主决定无偿捐献其人体细胞、人体组织、人体器官、遗体。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迫、欺骗、利诱其捐献。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据前款规定同意捐献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自然人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的,该自然人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一般指年满十八周岁的成年人。对于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生前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捐献其人体器官或遗体。此外,只要其生前没有明确表示不同意捐献的,其死亡后,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无论是捐献人在生前作出的捐献决定,还是其死亡后,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作出的捐献决定,都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作出;第二,捐献人可以随时决定撤销捐献;第三,捐献人在生前明确表示不同意捐献的,其死亡后家属无权决定捐献;第四,捐献人在生前未明确表示是否捐献的,其死亡后,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即所有人都同意,只有其中有一个人不同意,就不能捐献;第五,除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以外的亲属是否同意不影响捐献行为的效力。


图片



02



无限人的器官、遗体捐献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简称“无限人”),主要包括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由于无限人不能辨认或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所以法律并不允许他们捐献自己的器官。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第十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获取未满18周岁公民的活体器官用于移植。”而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一的规定,摘取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的器官还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

虽然无限人在生前无法决定捐献人体器官或遗体,但只要其生前未明确表示不同意捐献,其死亡后,配偶、成年子女、父母仍然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其人体器官或遗体。




03



总结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自由决定是否捐献其人体器官或遗体;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生前不能决定捐献,只能在去世后由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共同决定捐献。

作者:
编辑: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上一篇:成为不朽——遗体捐献背后的故事
下一篇:遗体捐献程序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