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遗体捐献科普
来源:  作者:  编辑: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日期:2025-03-04  点击率:4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图片


写在前面的话:


遗体捐献(body donation)指的是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的行为,以及自然人生前未明确表示是否捐献,死后由其近亲属将遗体捐献给医学事业的行为。遗体捐献有着重要的社会学价值与医学价值,是解剖教学、科研与临床的宝贵资源。


但总体而言,我国无偿捐献遗体工作的开展在不同地区有较大差异,部分医学院校的解剖学教研工作也会因遗体捐献数量的不足而受限。而同时,小编发现有一部分人想要捐献遗体或者器官,但是存在顾虑或者疑问、甚至不清楚流程等问题的情况。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是人间大爱善行,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生命伦理和社会公平,是国家医学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希望本篇科普能够帮助到更多人






1

遗体捐献的法律制度:




2007年颁布施行的人体器官移植条例》(近年有修订)。

图片


遗体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接受单位获得的使用权没有经济利益和商业价值。遗体捐献的用途仅限于科研与医疗,主要包括医学教学、医学科研、临床解剖以及器官移植。


具体用途由当事人在法定的用途中进行选择决定,这也是自愿原则的体现。


遗体捐献行为从实施方式看有以下几种


第一,死者生前捐献。死者在生前决定于死后捐献遗体的应当到登记机关进行登记,并指定接受单位、捐献执行人和具体用途。登记以亲自为原则,如果委托他人代为登记的,应提供书面委托书、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明。


第二,近亲属捐献。生前未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的自然人死亡后,其近亲属可以持本人以及死者身份证件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但死者生前明确表示不同意捐献遗体的除外。近亲属之间意见不一致的,登记机构不得办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死者生前意愿不明的,推定其同意捐献遗体。


死亡标准:如果遗体捐献用于器官移植,那么死亡时间的认定就显得十分重要


1.我国现在通行生物死亡标准,以心跳、呼吸等生理机能停止作为死亡的标志,心跳、呼吸停止以后,以目前的医学水平可用于移植的器官只有角膜。


2.而由疾病或意外伤害等引起的严重脑损伤可导致脑死亡,一般发生在心跳停止之前,此时,人的脏器代谢活动仍在进行,但与社会的沟通已中断,且不可逆转。如果此时立即摘除具有生理功能的脏器,就可用于器官移植。我国也正在进行相关立法。




2

医学院校和遗体捐献的关系




医学院校是指进行医学科学研究,以培养医学人才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


遗体捐献与医学教育、医学研究紧密相连,遗体捐献的目的是为了医学科学事业,而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与传承,需要医科院校为依托。


按照国际惯例,4—6名医学生解剖一具遗体基本能满足医学生学习解剖学的要求,因此,医科院校需要大量的遗体捐献标本供医学生观摩和解剖。


在我国,遗体捐献是我国医学教育事业所需人体解剖标本的唯一合法来源,没有遗体捐献,医科院校将难以发展。


遗体捐献的最主要直接用途是人体解剖。


医科院校的人文情怀和医学情操,有助于打消捐献者及其亲属对遗体使用的疑虑。


在医科院校一般会把教学的遗体称为大体老师,通过“追思会”、“走访遗体捐献者家庭”等方式,在对医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进行人文思想教育,引导医学生对遗体捐献人文精神的认同和传承。


在开展遗体捐献的城市,医科院校基本都是仅有的遗体捐献接收站,在主管单位和捐献遗体 管理工作办公室领导下,负责志愿捐献遗体者的登记、咨询及遗体的接受等具体工作,实际占有捐献遗体。


遗体捐献后需要有较好的管理,作为志愿遗体捐献接收站的医科院校自然承担了这一任,在遗体捐献中处于管理者的法律地位,应当尽到善良管理人的义务,做好一切安排和人文关怀,充分发挥遗体作用,建立档案,程序化管理




3

申请遗体捐献的流程




线下前往红十字会办理:遗体捐献应当在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下进行,登记手续通常在户口所在地的红十字会办理。


网上申请,可以登录“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官方网站进行线上登记,也可以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微信公众号进行志愿登记。


1. 填写申请表格:需要填写捐献遗体申请表格,并填写个人基本信息、捐献意愿和捐献方式等内容。


2. 提交申请材料:准备好身份证、户口本、疾病诊断证明等相关材料,并将申请表格和材料一并提交。


3. 公证:如果选择网上申请,登记好后可以准备好相关资料递交到公证处公证,以获得法律效力。


4. 指定执行人:有遗体捐献愿望的市民需要征得本人直系亲属同意,并指定一名执行人。


5. 变更与撤销:捐献可变更撤销,如果捐献人或其直系亲属有变化,可以相应调整捐献意愿。


6. 遗体捐献后,一般由接收单位使用并妥善处理。仅捐献器官的情况下,遗体仍由亲属处理。器官摘取手术采用严格的外科手术标准,手术后医师会仔细缝合并维护遗体外观,整个过程中医护人员会绝对尊重遗体。


此外,遗体捐献的执行流程包括离世后由执行人通知红十字会启动捐献程序,医院拿到死亡证明后,将证明与遗体一并交由接收站接收,并确认是否保留骨灰,接收站授予遗体捐献证书与纪念品。

作者:
编辑: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上一篇:遗体捐献程序科普
下一篇:小科普——遗体捐献和器官捐献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