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是生命的基石,是所有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和归巢的功能。它们不仅可以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有研究发现,还能跨系统分化为多种组织器官的细胞,属于多功能干细胞。正常状态下,人体内红骨髓中栖息着大量造血干细胞,但仅有约5%参与日常造血,其余95%处于休眠备战状态。

造血干细胞主要有骨髓血、外周血、脐带血三个来源。临床上,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应用于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多种血液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部分非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遗传性疾病等近百种致死性疾病的关键手段,它能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极大地提升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让患者及其家庭获得新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造血干细胞的移植有哪些价值?
1. 促进血液生成: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细胞的能力。
2. 增强免疫力:能够分化为各种免疫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来增强免疫功能。
3. 组织修复与再生:可以分化为相应的细胞类型,以帮助修复受损的组织。
4. 治疗血液疾病:通过将健康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可以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和血液系统,恢复正常的造血功能。



捐献造血干细胞会有什么危害?
造血干细胞作为血细胞的“源头” ,对维持生命健康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干细胞移植供者在捐献前需要进行健康查体,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属于献血的一种,一个治疗量的悬液仅50 - 300毫升。人体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8%,如50公斤体重者体内血液总量为4000毫升,一次失血不超过总血量15%便不会影响健康。体重>50公斤的人,捐献一个约200毫升治疗量的混悬液,仅占体内骨髓总量1/80至1/20,基本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不良影响。

01.
投身志愿
为生命“蓄能”
1992年,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组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华骨髓库)”,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发展。在2024年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入库活动中,我校196位爱心志愿者挺身而出,用行动传递生命接力棒。每一份入库的造血干细胞样本,都承载着重生希望,能为血液病患者打开生机之门。也许你的一次举手之劳,就能成为他人生命的转折点,给绝望家庭带来曙光。
人类非血缘关系的HLA相合率是数万分之一,在较为罕见的HLA分型中,相合的几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更低。成为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过程并不复杂,简单血样采集,就能让你加入生命守护阵营。未来,若样本与患者匹配成功,一次捐赠,就能点燃生命之火,让爱延续。下一次活动,期待你的加入,一起为生命续航!


02.
构建和谐社会
共创美好未来
造血干细胞捐赠入库活动增强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和受赠者的感恩回馈,传递着社会的正能量和温暖。生命因你我而精彩。为了给众多血液病患者重生的希望,让我们积极响应倡议,一起加入到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队伍中来,做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