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大爱无疆,泸西县31岁小伙捐献人体器官让6人重获新生
来源:泸西县红十字会  作者:  编辑:泸西县  日期:2024-05-10  点击率:77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有一种大爱,播散希望,让绝望中等待的人们看到曙光;
有一种善举,迎向新生,从此化天各一方为血脉相连;
人体器官捐献让生命突破了生与死的藩篱。


    泸西县31岁的小伙赵伟不幸遭遇车祸受重伤,经多方全力抢救后无效,并经国家级脑判专家判定为脑死亡。此前他主动表达了想要进行器官捐献的意愿,家人在悲痛中毅然选择捐献逝者有用器官。按照人体器官捐献相关管理规定,家属签署相关法律文书,经专家严格检查评估符合捐献标准。





    

    5月1日上午9点,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见证下,人体器官捐献手术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经过两个小时的手术,成功获取心脏1枚、肝脏1枚、肾脏2枚以及眼角膜1对。所获取的器官都成功的根据“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简称COTRS) "分配到了相关的医院,开始了器官移植手术。4名垂危患者的生命得到了挽救,2名失明患者重获光明。






   

    赵伟31岁的人生实属短暂,但他却用另一种方式让生命重启,他的心脏仍在跳动,肾脏仍然在工作,眼睛仍在感受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一生虽短,但爱从未消失。致敬像赵伟一样用特殊方式来爱这个世界的人,天使曾来过!





    2023年12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在《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实施的第一天,赵伟的成功捐献成为了《条例》实施后云南省第一起人体器官捐献案例,也是泸西县2024年首例人体器官捐献。
    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是挽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然而纵观全国,我国每年等待器官移植的人数超过150万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现阶段可供移植的器官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人体器官捐献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大爱善举,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爱和温暖,是“人道、博爱、奉献”红十字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一项造福他人,恩泽社会,彰显社会文明进步的伟大事业。截至目前,泸西县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登记人数累计达1200余人,希望更多有捐献意愿的人能够加入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中来,了解人体器官捐献知识,关注和宣传人体器官捐献工作,让生命得以延续。

作者:
编辑:泸西县
上一篇:《关于促进人体器官捐献工作健康发展的意见》文件解读
下一篇:人体器官捐献 常见问题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