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市红十字会有效凝聚各方力量,构建起困境儿童生活保障、心理健康、安全意识、教育支持等多维度的关爱网络,切实解决困境儿童亲情缺失、安全隐患以及人格偏差等问题,为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实施真情陪伴,“暖心”守护
围绕困境儿童生活所需与成长需求,以物资救助为基础、活动开展为载体,构建全方位关爱矩阵。聚焦偏远山区村组留守儿童,支持中和营镇40000元开展“梦想巴士”护学志愿服务活动,解决因交通不便出行难的问题。聚焦留守女童,支持羊街乡5000元开展“守护花开”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聚焦留守儿童,联合团市委组织50名留守初中生到大学开展研学活动,开拓视野、树立梦想;在马者哨学校、羊街中心校、西湖小学等学校开展迎新年、六一儿童节等关心关爱活动,发放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慰问物资价值28146元,用真情守护成长;在各乡镇(街道)实施“宝贝计划”项目,为留守儿童提供集体生日会、心理健康辅导、心语收集等服务,充分感受社会的温暖。聚焦困难家庭的儿童,在春节开展“博爱送万家”活动,惠及468名困境儿童;开展“一对一”助学活动,发放春季学期助学金30500元,形成生活物资、学业资助、视野拓展、心理关怀多线联动的帮扶格局。
二、构筑安全屏障,“安心”成长
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将应急救护技能普及作为守护困境儿童成长的重要举措,在全市各学校广泛开展应急救护知识“进校园”活动,让守护与成长同行。培训内容聚焦实用性与针对性,涵盖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基础急救技能,以及青少年防溺水等与学生安全紧密的相关知识。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示+模拟演练”形式,进一步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筑牢了安全防线。2025年至今,共开展校园应急救护培训活动6期及社区夏令营急救知识普及活动3期,惠及3000余名师生。
三、汇聚社会力量,“爱心”帮扶
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资源对接平台,通过社会募捐、网络筹款、爱心认领等方式,激活社会公益资源。依托线上平台实现爱心人士与困难学生 “点对点” 结对,在春季学期、秋季学期分别开展“一对一”助学活动;借助网络筹款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有效整合企业、社会组织及个人力量,形成 “政府引导、红十字搭台、社会参与” 的多元帮扶格局,“博爱云南红河行—关注留守、情暖幼老”筹款项目共筹集资金132050.05元,所筹集的善款用于持续推进全市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同时,以资源整合的实际成效,带动更多社会力量融入关爱困境儿童的行动中,比如,个体经济私营协会定向捐赠彩云小学200套桌椅、价值55000元,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长效关爱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