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急救护为抓手,织密生命安全网,筑牢平安防护线
生命安全是民生之基,应急救护是守护生命的重要防线,为提升社会应急能力、传递人道关怀,让更多的人从“事故旁观者” 转变为“生命守护者”。景谷县红十字会聚焦重点场景与关键人群,将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送到群众身边,通过实践教学填补基层应急教育短板,为建设平安、健康的景谷贡献力量。
“救”在校园,为青春安全保驾护航
青少年是应急救护知识普及重点群体,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提升师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借助新生开学军训的契机,县红十字会与县一中、景谷易成高级中学携手联动,将应急救护知识引入军训课程中。红十字讲师们结合学生群体易发、高发的意外伤害的应急处理进行讲授,帮助学生们掌握止血、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让学生们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冷静应对,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己。截至目前参训学生已达2309人次,青少年的应急知识知晓率和校园应急处置能力明显提升。
“救”在社区,打通基层安全防护“最后一公里”
社区是居民生活的“温暖港湾”,也是跌倒、突发疾病、意外创伤等风险的高发场景。尤其对于社区内的老年人、儿童等群体,一旦遭遇突发状况,能否第一时间开展有效自救互救,直接关系到生命安全。为破解这一隐患,县红十字会将应急救护课堂搬进社区,针对社区老年群体占比高、儿童活泼好动、居家意外风险多的特点,县红十字会讲师团队特意定制了 “接地气” 的课程内容,让课程内容 “听得懂、用得上”,既涵盖老年人常见的跌倒急救、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心绞痛)应急处置,也包含儿童呼吸道异物梗阻(海姆立克急救法)、烫伤烧伤处理等居家必备技能。培训覆盖了县白龙、威远、滨河等多个城区主要社区,参训的社区干部和群众纷纷表示,后续他们将在社区日常活动中,通过邻里分享、小型实操会等形式,继续把急救知识传递给更多居民,不断提大家的“自救互救”能力。
“救”在路上,夯实交通急救线,紧握生命“方向盘”
交通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后果严重的特点,现场第一时间的有效急救,是挽救生命、减少伤害的关键。为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景谷县红十字会主动联合交通驾校,创新推进“安全驾驶 +应急救护”双技能培养体系,将应急救护培训纳入驾驶员培训必修课程,让每一位驾驶员都成为“生命守护者”。县红十字讲师结合真实交通事故案例,现场指导学员进行急救实操,确保学员熟练掌握止血处理、骨折固定、心肺复苏等主要的应急处置流程。2025年1至8月,县红十字会对交通驾校431名学员开展了救护员初级培训,共同构建道路交通安全应急救护“第一道防线”。
近年来,景谷县红十字会秉承“将生命守护的能力交给每一个人”的宗旨,积极开展各类群体的应急救护培训工作,这既是完善社会应急体系、传递人道温暖,更是建设“平安社会、幸福社会”的重要基础。下一步,县红十字会将持续深化与各部门、各领域的协作,进一步扩大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的覆盖面,创新培训形式,让应急救护知识走进更多角落,让红十字“保护生命和健康”的精神深度融入景谷发展各领域各层面,积极助力健康景谷、平安景谷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