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秋高气爽,别让腹泻扫兴
秋季腹泻,学名轮状病毒胃肠炎(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RVGE),是由轮状病毒(RV)感染引起的全球性常见传染病。在<5岁儿童中高发,几乎每名儿童在3~5岁前至少感染1次轮状病毒。部分儿童可多次感染不同型别RV,极少数儿童甚至可感染≥5次。
RV感染是<5岁儿童急性胃肠炎住院和重症的首位病因,也是婴幼儿腹泻死亡的主要病因。呈明显季节分布,发病高峰一般为11月至次年2月,因此被称为“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的临床特点
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潜伏期为1-3天。临床特征为急性起病,伴有发热和恶心、呕吐,继而腹泻,大便每日10余次甚至更多,呈水样便、蛋花样便或稀糊便,一般不含粘液或脓血,无腥臭味,常出现“三多一少”:大便的次数多、量多、水分多、尿量少。
病程一般为7-10天,发热持续3天,呕吐2~3天,腹泻5天,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甚至导致惊厥发作。
秋季腹泻的传播途径
轮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为粪-口途径,还可通过人-人直接接触、空气和飞沫传播,也可经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秋季腹泻的治疗方法
RVGE为自限性疾病,主要治疗为对症治疗,即预防和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继续适量饮食,合理用药。
补液治疗:根据患儿脱水和电解质紊乱的程度选择口服补液盐 (ORS)或静脉输液进行补液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有助于缩短急性水样便患儿的病程,减少腹泻次数和量。
补锌治疗:WHO指出,锌补充剂可以降低腹泻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减少腹泻复发。
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可能缩短腹泻病程和住院时间,可酌情选用。
中医药治疗: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治则,祛邪为主,重在化湿,根据寒热等不同病因病机,采用清化湿热、散寒化湿或消食导滞之法。
秋季腹泻的预防措施
预防秋季腹泻的关键在于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手卫生,因为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此外,保持环境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饮用安全水源也是预防秋季腹泻的有效手段。对于婴幼儿而言,最好以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有助于增强婴幼儿胃肠道的免疫能力,减少感染的风险。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在每年7~9月份,即秋季腹泻流行季节来临之前接种,每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