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夏季已至,气温攀升、雨水频繁,蚊虫活跃,导致一些传染病发生和流行。为了确保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相关的传染病和预防知识吧!
一、感 染 性 腹 泻
(一)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如食用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水等,少数通过接触传播或气溶胶传播。
(二)主要症状
腹泻,大便的性状与平常不同,常常是稀便、水样便,此外还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热、腹痛等。
(三)预防措施
1.注意饮食卫生,保持水源清洁。避免食用生冷、变质的食物;同时,避免饮用生水或未经处理的水,清洗瓜果蔬菜时也应注意生水勿直接入口。需均衡饮食,特别是增加富含水分、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的摄入。
2.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餐饮具要定期消毒。
3.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提倡分餐制,生熟刀板要分开,食具要煮沸消毒后再使用,居家要消灭苍蝇、蟑螂,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可有效减少病原体的传播。
4.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适当的锻炼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二、恙 虫 病
(一)传播方式
恙螨幼虫多栖息于草丛、灌木、农田等潮湿环境,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如鼠类)后再叮咬人而传播。
(二)主要症状
焦痂或溃疡:恙螨叮咬处出现红色丘疹,继而形成水疱、坏死,最终形成黑色焦痂(是特征性表现),多位于腋窝、腹股沟、会阴等皮肤褶皱处,常因隐蔽而被忽视。
全身表现:突发高热(体温可达39-40℃)、头痛、乏力、肌肉酸痛,可伴随淋巴结肿大(焦痂附近尤为明显),发病后4-6天出现皮疹(多为充血性斑丘疹,从躯干向四肢扩散)。
(三)预防措施
1.避免暴露:减少进入草丛、灌木区,野外活动时穿长袖长裤,扎紧袖口、裤脚,避免坐卧草地。
2.防护措施:暴露部位涂抹含避蚊胺的驱虫剂,返回后立即洗澡,检查全身皮肤(尤其是褶皱处)是否有焦痂或虫体。
3.环境整治:清除居住地周围杂草,减少恙螨滋生。
三、登 革 热
登革热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
(一)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登革热主要由“患者→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二)主要症状
病人在感染后1—14天即可出现症状,常见症状包含发热、严重头痛、眼球疼痛、肌肉痛与骨关节痛、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等,而重症病症中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出血和休克等症状,导致死亡。
(三)预防措施
1.做好物理屏障防护。尽量选择配备有纱窗、空调的住宿环境,夜间睡眠推荐使用蚊帐。
2.掌握科学驱蚊措施。出门前在衣物外表面喷洒0.5%氯菊酯长效驱蚊剂,裸露皮肤使用20%避蚊胺驱蚊液,每4小时左右补涂一次。
3.注意环境卫生清洁。清理住所内外废弃容器、花盆托盘等的积水,减少蚊虫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