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捐赠答疑解惑
捐献意愿可以改变吗?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遵循“自愿”原则,如果您的捐献意愿发生改变,随时可以在登记网站变更或撤销登记意愿。
志愿登记信息会被泄露吗?
志愿登记者的个人信息会被严格保护,只有因工作需要 并得到授权的情况下,工作人员才能接触到登记者的个人信息。
成为志愿登记者,一旦遇上意外,医护人员会放弃救治吗?
拯救生命是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天职,表达过捐献意愿不会影响登记者得到应有的抢救和治疗。
可以活体捐献器官吗?
我国开展的是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除给自己的亲属外不可以活体捐献器官。
如何送出这份厚重的生命礼物?
当生命离去时,经医学评估合格,家属一致同意,在协调员的见证下,按捐献意愿获取器官。捐献的器官公平公正分配给器官衰竭患者,移植到患者体内,另一个生命重生。
只同意捐献某些器官,其他器官会被摘取吗?
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会与捐献者家属书面确定捐献意愿,器官获取手术过程中,医生将在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见证下严格按照捐献意愿获取捐献器官。
器官捐献是否会令遗体遗容受损?
器官获取时采用严格的外科手术标准,手术后医师会仔细缝合并且恢复遗体原貌,在场全体人员会向捐献者默哀 缅怀捐献全过程体现对捐献者的尊重。
捐献器官是否可以指定给某位特定人员?
每一个生命都是可贵的,捐献的器官根据国家器官分配和共享政策,通过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公
平、公正进行分配,将会分配给最适合的器官衰竭患者。
捐受双方是否可以了解对方信息?
根据国际惯例及我国现行政策,在捐献者和接受者之间 采用双方互不知晓信息的“双盲原则 ”。如果捐献者家属或接受者需要,并经对方同意,相关工作人员可在“捐”与 “受”之间传递关怀。 因人体器官捐献宣传工作需要,并经人体器官捐献管理机构征得捐受双方同意,可在特定的场合下互相见面,但不提倡捐献双方建立直接的联系。
因器官捐献而产生的费用需要由捐献者家属承担吗?
凡因器官捐献而产生的费用,均无需家属负担。
捐献者家属可以获得经济报酬吗?
我国人体器官捐献遵循“无偿”的原则,反对任何以获得经济报酬为目的的器官捐献。捐献者家属可以接受来自社会的人道慰问和困难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