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美好的校园生活,离不开安全防范。日常学习生活如何避免危险?上下学路上要注意什么?……

1.上下学路上不贪玩,不去野外水域游泳、捉鱼虾、玩水,不捡拾掉入河道等水域的物品,放学按时回家。
2.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会水性的学生不准下水施救。
3.有小伙伴要去玩水时,要及时劝阻,劝阻无效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或大人。
4.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大人帮助,或打110、120电话求助,不盲目手拉手或下水施救。

1.上下学途中,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在马路上或车辆周围玩耍;过马路时不追逐打闹、不横冲直撞、不猛跑、不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
2.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在机动车道骑车,不要有“脱把”、逆行、追逐竞速、互相攀扶等危险行为。
3.家长骑电动自行车带孩子,大人和孩子都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
4.不要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场、路侧停车区域玩耍;不要在道路上使用平衡车、滑板车、玩具车、轮滑鞋。
5.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遵守秩序,上车后要坐稳扶好,不能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
6.乘车系好安全带,停稳后下车;不乘坐三轮车、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搭陌生人的车辆。
7.避开暴雨、雷电、台风等恶劣天气上下学,避开或绕行易发泥石流、滑坡、塌方等灾害路段。

1.上下楼梯、通行楼道要靠右慢行、不推挤;在食堂、功能教室等场所不要拥挤,讲究秩序,避免踩踏。
2.不携带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品进入校园,不携带玩具进校园,在学校或学校周围遇到可疑人员应及时向老师或学校保安报告。
3.不攀爬楼梯、走道等区域的护栏设施,不到无护栏的平台玩耍,避免坠落。
4.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打架斗殴,不欺负他人,遇到学生欺凌等情况应立即向老师和家长报告。
5.警惕教室门窗等缝隙“咬人”,尤其是在开关门窗时,不要将手指等身体部位放到缝隙处。
6.不要把学校公共设施当成游乐设施,不玩危险性游戏。
7.认真学习安全知识技能,参与学校组织的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活动,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技能。
8.遵守教育教学活动相关安全规范,遇到安全突发事件,按规定妥善处理,并立即向老师报告。
在教室

1.不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校园。
2.无人教室的电器、照明开关保持关闭。
3.发现教室中的设备出现异常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4.爱护学校的消防器材,比如灭火器、疏散指示标志等,确保其完好有用。
在宿舍

1.在宿舍不得玩火,不抽烟、不点蜡烛、不焚烧杂物。
2.严禁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严禁私拉乱接电线。
3.离开宿舍时要关闭用电设备并切断所有电源。
4.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关注卫生健康方面知识,预防呼吸道等传染病,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讲究个人清洁,勤洗手、勤洗澡、勤剪指甲、勤换衣,不共用毛巾、杯子等卫生洁具,不随意用手揉眼睛。
2.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3.不吃“三无”食品,不偏食挑食,不暴饮暴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吃过期或变质食品,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
4.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定期通风换气,生病或身体不适要及时告诉老师和家长。
5.选择安全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充沛精力。

1.不到施工区域、电力设施附近、铁路沿线等危险场所玩耍。
2.不去网吧、酒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玩耍,不与行为不良的人员交往,更不能吸烟、喝酒和参与打架或欺凌事件。
3.外出时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尽量结伴而行,选择人多的安全路线行走,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跟踪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之处靠近,必要时可呼叫。
1.遇到危险拨打110
2.发生火灾拨打119
3.生病、受伤拨打120
4.发生交通事故拨打122
新学期,让我们携手共筑安全防线,确保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安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成长,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新学期中收获知识,收获成长,收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