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从福建漳州到福州,驱车将近4小时,公交司机李极煌迫不及待地赶往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上郑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此行他接到了一份特殊的“运送任务”——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患者输送“生命的种子”。
李极煌是华安县长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一名驾驶员,从事公交工作6年多来已安全行驶50万公里,从未发生过一例安全事故。工作中他用“认真负责”为乘客保驾护航,生活中他用“爱心热血”为他人生命续航。
2018年,李极煌开始参与无偿献血,坚持献血5年多,累计献血28次,献血总量达到1.05万毫升,今年刚刚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他的朋友圈也时时关注和转发着“三献”“三救”等相关宣传,为助力公益事业摇旗呐喊。
2019年2月,李极煌第一次捐献血小板,加入了机采血小板的爱心“献友”微信群,群友们热烈讨论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入库的事项,引起了他的好奇与关注,他主动了解造血干细胞相关常识,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是采用外周血循环采集的方式抽取细胞,采集方式类似机采血小板,无损自身健康、却可以挽救一个生命甚至一个家庭,他十分心动。同年4月,在第二次捐献血小板的时候,李极煌主动留下血样,登记成为了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7月,李极煌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跟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很开心能有机会帮到他,又有点小紧张,因为怕这些日子会不会再次横生枝节,影响到捐献。”原来两年前,他曾接到过一次初筛电话,但是由于患者的原因没有进入后续的准备阶段,他感到很遗憾,但并没有轻易放弃,一边继续捐献血小板,一边等待“髓缘”的召唤。“只要患者需要,马上就去捐!”他这么想着,也这么做着。
答应捐献后,李极煌便开始积极锻炼,严格要求自己控制饮食,保持足够的睡眠,随时准备以良好的状态实现捐献。尽管驾驶工作并不轻松,每天都很忙碌,但李极煌积极配合高分辨血样检测和体检,即使因为患者发烧采集安排被暂缓,他也没有一声怨言,再次启动采集计划的时候,他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即刻启程,赴榕捐献。
10月14日抵榕当天,福州阴云变幻,李极煌身上那件长袖外套十分显眼,反反复复脱脱穿穿,但他一点儿也不嫌麻烦,他知道一次再普通不过的感冒,也可能会影响最终捐献,所以特别注意保重自己的身体。入院签约的时候,李极煌笑呵呵地告诉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我有捐献血小板的经验,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没在怕的!”但他还是认真细致地询问了一些相关注意事项,为了完成好“生命种子”的“运送任务”,他要对自己负责,也对患者负责。
10月18日,在注射了5天的动员剂之后,医护人员对李极煌的全血进行了采集,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出了造血干细胞,再将血液输送回李极煌的体内。采集时间有点漫长,过程有点无聊,但李极煌脸色轻松,和陪同的亲属以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有说有笑。看着造血干细胞在采集袋中慢慢汇聚,他心中的责任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有了您和一众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我有很大的信心战胜病魔。我也会以您为榜样,大力弘扬博爱奉献精神,全身心投入社会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患者在清髓进仓前写下感谢信,字里行间的感恩之心和传承寄望,让李极煌十分动容。他表示,作为一名公交司机,这一次他完成了一次不一样的“运送”,希望他送出的这份“生命的种子”能够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尽快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加入中华骨髓库,拯救更多需要救治的患者。
丁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