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红十字会到第一幼儿园开展急救知识培训
为了进一步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专业化管理,普及有关儿童的意外事故应急救助常识,提高全体职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让大家在突发实践中能够科学合理地采取应急救助措施,减少在突发事件中的二次伤害。10月8日,会泽县红十字会联合县人民医院、钱王之乡社工到县第一幼儿园进行专业系统的急救知识培训。
曾红主任从基本急救知识中的烧伤烫伤、扭伤骨折、流鼻血、眼内异物、抽搐、高热惊厥等方面对幼儿园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解和方法教授。老师们专心听讲,并认真记下笔记。
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疾病或灾害事故的现场,在专业人员到达前,为伤病员提供初步、及时、有效的救护措施。这些救护措施不仅是对伤病员受伤的身体和疾病的初步救护,也包括对伤病员的心理救助。
曾红主任重点讲解了心肺复苏的含义,强调了心肺复苏对救治的重要意义。详细的讲解让老师们深刻认识到时间就是生命,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及时抢救复苏,4~6分钟后,将会造成人体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组织不可逆的损害。
在确定了呼吸、心脏骤停之后,该怎么进行心肺复苏呢?曾红主任首先详细讲解了AED的使用方法,并强调了在做心肺复苏术中的标准动作以及注意事项。
海姆立克急救法其原理主要是冲击患者的上腹部,令腹部的膈肌迅速上抬,胸腔的压力突然增加,从而给气道一股向外的冲击力,可以促使梗塞到气道的异物排出。
曾红主任向大家重点分析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要点及操作方法。从手的摆放位置、用力强度、按压次数等细节进行讲解,并由团队的医护人员进行现场演示。
“实践出真知”一一经过曾红主任讲述“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以及通过正确示范以后,教师们纷纷上台进行实操演练,红十字志愿者们在一旁指导和纠正动作。
短短两个小时的培训,让老师们进一步掌握了科学、正确的应急救护方法,同时提高了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为幼儿园每位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