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翘班”,居然还被领导点赞?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自己家的医生在自己医院捐献,这件事实属罕见。所以自从建鑫住院打动员剂开始,中大医院血液科里就人来人往,不停的有同事前来看望她:

经过近4个小时的外周血分离,建鑫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混悬液306毫升,为一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点燃重生的希望。她也成为江苏省第1550位、南京市第218位、鼓楼区第26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出生于1984年的建鑫,是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乳腺中心的一名青年骨干医生。身为临床一线医生,建鑫每日忙碌于医院病房与手术室之间。

早在2007年,还是一名医学生的建鑫便有了第一次献血经历,多年来她坚持献血10余次,累计献血3000毫升。2013年,在一次献血时,她主动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捐献者。
回想起当初的决定,建鑫说:“没有过多考虑,只想尽自己所能为那些挣扎于生死边缘的生命带来一线生机。”
这份深藏心底的善念,在2024年10月得到回响。当时,正在病房忙碌的建鑫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成年男性血液病患者初筛匹配相合。
“我当时很惊讶,也很激动,配型成功是很难得的,没想到这么小概率的事件竟然真的发生在自己身上!”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电话里,她当即同意捐献。紧接着,建鑫再次采血与患者进行匹配,结果很理想,高分辨配型结果确认成功。
捐献造血干细胞并非小事,为了能够顺利完成接下来的捐献,建鑫迅速调整生活节奏。日常的医教研工作很繁忙,但她仍然坚持锻炼、优化饮食,确保自己以最好的状态完成捐献。
“患者的生命不能等待,这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责任。”建鑫说。

捐献完成后,建鑫表示这次的经历让她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从前我是手握手术刀的救治者,如今直接为患者输送生命的种子,双重身份让我更感受到生命的重量。”
来源:江苏省红十字会
作者:
编辑:洱源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传承雷锋精神 点亮生命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