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业务活动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开学第一课:以生命为课堂 向遗体捐献者大爱奉献致敬
来源:  作者:  编辑:保山市隆阳区  日期:2025-09-10  点击率:4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无言良师,授吾医理

敬若先贤,临如活体

谨言躬行,追深辨细

德彰术精,锤成大医


9月1日上午,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红十字“生命教育”纪念馆,一场对遗体捐献者尊重与感恩的告别仪式正在进行……遗体捐献者告别厅里庄严而肃穆,新生代表铮铮誓言洪亮而有力。这是由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内蒙古医科大学、呼和浩特市红十字会、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联合举办的遗体捐献者董芸同志告别仪式暨内蒙古医科大学2025年秋季开学“生命教育”第一课。

图片

遗体捐献者,是一群用生命丈量奉献高度的平凡英雄。他们或许未曾站在聚光灯下,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生前尽瘁、身后捐躯”的抉择,将“小我”融入“大我”。董芸就是其中的一员,她不仅是遗体、人体器官捐献工作的推动者,也是实践者,她用自己行动成为了那束照亮世界的光。

遗体捐献者董芸同志是内蒙古红十字“三献”志愿服务队的一名优秀志愿者。1955年7月出生于呼和浩特市,汉族,1979年参加工作,内蒙古电子仪器厂制图室技术人员,2005年退休,200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025年8月27日,董芸安详地走完了她的人生旅程。离世后,按照她的生前意愿,家属在遗体捐献同意书上郑重摁下了手印,用其一生的善行和最后的奉献为她钟爱的人道事业画上了凝重而光辉的句点。

图片▲全体人员为遗体捐献者董芸默哀

图片

▲红十字工作者、协调员宣读致敬词

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董芸将数十年光阴默默奉献给红十字事业。在许多人的记忆里,她是那个总是微笑着奔波在公益一线的“热心肠”,是“三献”知识的普及者、是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守护者、无偿献血的号召者……那些记录着无数温暖瞬间的日记,承载着她不变的初心与梦想。

图片

▲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杨凤屹慰问捐献者家属。

她是一名遗体捐献的倡导者。她曾说:“捐献遗体,是我和爱人共同的决定,也是我们与爱同行的生命契约。”董芸与爱人共同进行遗体捐献登记,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并推动更多人加入该事业。2019年1月2日,她的爱人潘日辉同志离世,她强忍悲痛帮助爱人实现了生前愿望——捐献遗体成为医学院的“无言良师”。

她是一名爱心助学好心人。在“爱心助你上大学”项目中,董芸负责信息收集、申请审核及后续跟踪,走访12个社区筛选贫困学子,资助其进入大学。她曾帮助一位家庭困难但成绩优异的学生完成大学申请,并持续关注其在校生活。曾被评为自治区妇联巾帼10大女杰和新城区好人。

她是一名社区服务骨干力量。她参与社区安全知识科普、普通话教学及红色基因传承活动。她通过互动游戏、案例讲解等方式,提升儿童安全意识及语言能力,并带领学生了解长征精神。

她是一名优秀的红十字志愿者。她生前多次表达自己的意愿,愿为红十字事业至死不渝,要跟随她丈夫的脚步,完成夫妻共同的愿望,成为内蒙古红十字捐献事业的“夫妻楷模”。

董芸的一生,是温暖而有力量的一生。她生前是群众公认的勤俭持家的好榜样;是孝悌睦邻的好居民,是忠孝仁爱的好典型;她一生清廉,终身心怀大爱,让生命的谢幕成为另一种意义的开始,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真正诠释了“与党同心、与爱同行”最深刻的内涵。

图片


感谢您用生命点亮生命

您的爱永远与我们同在!

董芸同志,一路走好!



资料来源 | 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
作者:
编辑:保山市隆阳区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解读《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以法为盾,击碎器官捐献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