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会落幕,只是换一种方式绽放
一个角膜捐献者,
能为黑暗中的人重启五彩斑斓的世界;
一颗跳动的心脏,
能让另一个生命再次感受晨风与暖阳;
一例肝脏或肾脏捐献,
可以改写一个家庭濒临破碎的命运。
人体器官捐献,
是一份跨越生死的生命礼物,
是绝望中的希望之火,
是平凡人书写不凡的人间大爱。
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但仅有约 2万人能幸运地接受手术,而每一份志愿登记,都可能成为他人重获新生的契机。您的一个决定,将让生命的价值超越时间的界限,在另一个身体里延续心跳的温度。
人体器官捐献常识
1
什么是器官捐献?
器官捐献就是当一个人不幸去世时,根据本人或家属意愿,将其功能良好的器官,以无偿的方式,捐献给因器官功能衰竭急需器官移植的患者,让他们能够延续生命,改善未来生活质量,并且能继续贡献社会。目前中国开展的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是指公众在其身故后自愿的器官捐献及活体器官捐献。
2
器官捐献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无绝对年龄限制,原则上身体健康、没有传染病、没有癌症(除原发性脑肿瘤)者,一般都可以报名登记成为器官志愿捐献者。但,去世后是否可以捐献器官,将由医疗专家评估后决定。
3
我国器官捐献的原则是什么?
1.人体器官捐献应当遵循自愿、无偿的原则。公民享有捐献或者不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权利。公民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订立遗嘱。公民对已经表示捐献其人体器官的意愿,有权予以撤销。
2.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献其遗体器官的,该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共同决定捐献,决定捐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3.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献其遗体器官的,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捐献、获取该公民的遗体器官。
4
哪些器官可以捐献?
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胰腺或者小肠等人体器官的全部或者部分。
人体器官捐献常见问题解答
1
如何成为器官志愿捐献者?
如果您有去世后捐献器官的意愿,请及时告知您的家人,得到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并持有效身份证件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网站、各级红会办理登记。
2
签署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表后,一但
遇上意外,医护人员会放弃抢救吗?
拯救生命是医护人员的天职,无论是否表达过器官捐献的意愿,都不会影响应有的抢救和治疗。
3
成为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者,
一定会实现捐献吗?
完成捐献志愿登记,仅仅是器官捐献意愿的表达,最终能否实现捐献,要等到生命离开时,通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并征求直系亲属的共同意见。
4
什么情况下,才会启动器官捐献流程?
当生命不可挽救时,如果本人生前没有表示不同意捐献器官,可启动器官捐献程序。首先要经过严格的医学评估,如果适合器官捐献,将核实志愿登记信息,同时征求家属意见,做捐献确认。
5
如果家属不同意,能进行器官捐献吗?
如果直系亲属中任何一人不同意,就不能进行器官捐献。
6
到达捐献状态,还需要做哪些工作呢?
1.到达捐献状态,要经过死亡判定专家按照严格的标准及程序作出死亡判定。
2.器官获取医生根据捐献意愿实施器官获取。
3.获取的器官,由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依据科学公平的分配原则,分配给器官衰竭患者。
4.医生会仔细恢复捐献者遗体原貌,在场全体人员默哀缅怀捐献者。
5.捐献的器官会以最快的速度转运到等待移植患者所在医院,进行捐献移植手术,一个生命得以挽救。
7
家属如何做捐献确认?
无论本人生前是否是捐献志愿登记者,都要以书面形式征求家属意见,直系亲属——父母、配偶、成年子女在《人体器官捐献确认登记表》上共同签字确认,或委托代表签字确认,方可捐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