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8人道公益日期间,隆阳区红十字会通过“线下场景化筹款+线上社会化传播”联动模式,累计动员51178名爱心人士参与,筹集善款1968297元。其中线下开展劝募活动3场次,动员1826人次参与,义卖金额29019.19元,初步实现了公益影响力与筹款实效的双提升。
一、 三馆广场:夜市烟火中的公益温度
一是整合资源,多元主体联动。与街道社工站、兰花社区、夜市摊主、学校小志愿者组建“公益联盟”。通过前期精准动员与预热,既保障了“卖”的实力(摊主让利参与、志愿者热情推销),又培育了“捐”的群体(社区居民、学生积极参与)。
二是生活场景融合:将公益融入最具烟火气的社区夜市,降低参与门槛,让“随手公益”成为生活日常。一方面对参与的摊主授与“爱心摊位”标识牌,并随机附赠一朵小红花,提升摊主的荣誉感。另一方面招募亲子家庭志愿者,为小朋友提供一个社交和售卖体验场景,将公益、亲子互动、社交能力提升融合在一起,提升活动的趣味性,营造了温馨活跃的公益氛围。
二、 保山学院:青春创意点燃公益引擎
锁定青年群体,将公益传播与社会实践深度绑定。
一是开展视频创作赛。比如“我眼中的58公益日”、“5.8元可以做什么”,我的公益宣言等为主题,引导大学生用镜头捕捉公益精神、诠释微小善款的巨大能量,利用青年的角度,引导他们拍公益、聊公益、晒公益,通过所看所感,产出大量鲜活、年轻化、接地气的视频内容,为线上传播提供优质素材。整个活动制作视频22个,动员15人在个人视频号发布公益视频并挂小红花链接,《5.8元能做什么》、《你看,善意就是如此简单》、《花开端阳、救在身边》单个播放量超1000次,累计播放量超1.2万人次。
二是开展劝募实战PK赛。招募30名“社牛”志愿者,组建 10支劝募小分队,化身线下“劝募特种兵”,开展全天候、无死角校内流动劝募,在实战中锻炼社交能力、传播公益理念。每天评选出“劝募第一”、“销售第一”、“最佳传播”等奖项,用每日战报激发团队荣誉感与胜负欲。
三是双线流量互导、资源互换。前期活动预热、志愿者招募、义卖PK赛、设置打卡墙,鼓励学生拍照转发朋友圈、利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等方式,将线上关注导流至线下义卖,线下义卖视频激发线上社交裂变传播,形成双向传播闭环,不断提升了活动声量与影响力。
三、 吾悦广场:商圈赋能,爱心汇流共筑公益生态
在吾悦广场搭建爱心平台,联合爱心商家(提供优质商品或场地支持)与经过培训的爱心小志愿者,打造规范化、有吸引力的义卖体验。广泛征集义卖商品,创新利用非遗甲马板画、书画扇子、漆画等内容,在义卖商品中融入“手工DIY”,丰富参与人员的体验感,按照“企业捐赠一点、闲置整合一点,红会采购一点”的方式,不断丰富义卖商品种类,提升义卖的吸引力和参与粘性,构建“可触摸”的公益信任链。
2025年的58公益日,是隆阳区红十字会首次在腾讯公益上线项目,也是在“互联网+公益”背景下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轻量化、游戏化、场景化的方式,有效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热情,为后续开展线下公益传播打开了新的思路。下一步,区红十字会将持续深化和挖掘更多线下场景模式,拓展更多优质公益资源,让每一份微小善念都能找到表达的出口,让公益的脉搏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隆阳区红十字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