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省会动态 >> 正文
集中学习《民法典》 邀请专家划重点——省红十字会开展党组理论中心组第5次集中学习会
来源:云南省红十字会  作者:组织宣传部  编辑:管理员  日期:2020-08-06  点击率:319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85日,云南省红十字会举行2020年第五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学习民法典,对省红十字会开展集中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安排、提要求。

 

 

 

学习会首先邀请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世湫作了民法典专题学习辅导报告。张世湫副教授以“《民法典》对人的尊重”为题,围绕民法典编撰历史的社会发展回顾,时代意义与制度创新、自然人一生所享有的民事权利,通过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案例,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深度诠释和解读,全面阐述民法典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和深刻影响。

 

 

 

专题辅导后,中心组成员原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大家紧紧围绕学习要求开展了研讨发言。大家一致认为,民法典的编纂把握时代脉搏、回应时代要求,紧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提出民法制度的解决方案,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民法典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座里程碑,是加强民事权利保护的时代宣言书,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民宣讲台。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和“权利宪章”,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时代特色和人民特色,改变以往“重物轻人”现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宗旨。红十字会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一定要读深读透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把学习宣传贯彻民法典与红十字会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在开展人道救助、反映民生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会议对红十字会学习宣传好民法典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决定》,把加强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作为当前和“十四五”时期全面普法的重点任务,确保民法典学习宣传的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引导干部职工和联系的群众深刻认识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成就,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中国之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要搞好学习转化。要坚持原原本本、逐编逐条学,真正吃透民法典精神、民法典原则、民法典规定,牢固树立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着力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本领,切实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水平。

 

三要丰富学习形式。组织好干部职工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普法”“云南普法”微信公众号上参加由中宣部、司法部举办的民法典知识答题活动;观看全国普法办在新华网组织的3场民法典学习公开课,参加法宣在线学习平台推出的民法典必修课程学习,开展好“诵读民法典,礼赞新时代”读书活动等,切实把学习形式丰富起来,把学习氛围浓厚起来。坚持以集体学习带动个人自学,既集中发力,又要长期坚持,通过灵活多样的手段、喜闻乐见的语言、鲜活生动的事例,把宏大叙事和具象表达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教育,使红十字会全体党员干部认识到民法典不仅是全体公民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而且是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武器,使民法典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融入日常生活,成为日常行为规范。

 

四要加强宣传解读。要自觉以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对民法典的宣传、解读和普及力度,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努力让每一个人走近民法典、了解民法典、运用民法典,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86日开始,云南省红十字会将通过“云南省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推送民法典的有关内容供大家学习,多方面全角度解读宣传民法典,引导广大群众了解民法典、学习民法典、运用民法典,推动民法典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作者:组织宣传部
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省红十字会组织宣传部部长尚金城——扶贫一线显担当
下一篇:省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张宽寿率队赴昆明医科大学调研“三献”工作

云南省红十字会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17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9000689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国贸路309号政通大厦7层  邮编:650200  电话:0871-67196666

技术支持:贵州佰仕佳信息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