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当前位置:首页 >> 核心业务 >> 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 >> 正文
构建三位一体工作体系——昆明医科大学遗体捐献登记接受站积极探索遗体捐献工作新模式
来源:昆明医科大学  作者:  编辑:管理员  日期:2025-06-10  点击率:2  [关闭]
摘要:

引题:

关键字:

体捐献是一项崇高的公益事业,不仅是对医学事业的无私奉献,更体现了造福社会的高尚情操,有助于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文明进步。近年来,昆明医科大学以医学教育需求为依托,以生命教育为核心,通过构建"强化宣传-人文教育-制度规范"三位一体工作体系不断完善遗体捐献的各项工作积极探索遗体捐献工作模式2025年5月累计登记志愿捐献者2082人,完成捐献499例。自2023年2月1日《云南省遗体捐献管理办法(试行)》施行以来,已接受捐献遗体149例


强化宣传教育,厚植生命教育土壤


昆明医科大学通过建立遗体捐献者缅怀纪念墙、人体科学馆的生命感恩区、提升改造遗体捐献告别厅、组织开展人体解剖学开课仪式、到遗体捐献者纪念碑进行感恩教育活动、拍摄5·8人道公益日“救在身边寻找红”宣传片及云南省2024年秋季学期医学类大学生开学思政第一课等多种形式持续弘扬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把捐献事业融入到医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将课程思政延伸到第二课堂。


着力打造"烛语"公益品牌


2018年5月成立了云南省首支学生遗体捐献志愿服务团体—烛语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遗体捐献相关工作、组织参与各类相关活动,持续打造“烛语有声,科普传爱”、“烛语献爱”等项目,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形式向社会传播科学知识,讲述捐献故事,传递大爱精神。获第五届云南省红十字公益赛金奖、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赛铜奖和云南地方赛银奖。目前微信公众号累计浏览量达4万余人次。线举办参与各类活动70余次,受益人数达2.9万余人。


遗体捐献者及家属关怀长效化


一是建立完善信息管理。详细记录捐献者及其家属的信息,包括联系方式捐献时间、地点等,以便后续进行精准关怀和服务。二是建立捐献者家属联络长效机制。增强家属对遗体捐献事业的信任,促进社会对捐献理念的认可邀请家属参与遗体捐献者追思仪式捐献者及其家属提供遗体告别仪式等服务。三是定期开展家访与沟通。年均家访量超80余次、主持告别仪式30余次,积极回应捐献者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优化服务流程,保障捐献工作规范化


从制度建设、流程规范化、信息化管理、风险防控等多维度发力,构建高效、透明、规范化的工作体系。


(一)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


定期组织与遗体捐献接受和标本使用相关的教师、志愿者等开展专项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提升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保障遗体捐献和标本使用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二)完善遗体捐献接受站管理制度,规范遗体捐献的接收、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流程


明确遗体捐献各个环节的责任人,建立健全遗体捐献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机制。


(三)加强遗体标本安全管理


制定了《昆明医科大学遗体使用、处置规章制度》,强化对遗体使用和处置环节的监管,提升风险隐患防范措施。深化“人防+技防”的防控模式,做到有据可查,确保遗体标本存储安全。


(四)强化风险管理,建立遗体捐献与使用风险防控应急机制


制定了《昆明医科大学关于遗体捐献与使用不良事件的应急预案》,针对遗体捐献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

作者:
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洱源县人民医院红十字会开展义诊及人体器官捐献登记活动
下一篇:一场跨越生死的生命接力在腾冲温情上演

云南省红十字会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 All Rights Reserved  滇公网安备 53011102001217号    ICP备案号:滇ICP备19000689号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国贸路309号政通大厦7层  邮编:650200  电话:0871-67196666

技术支持:贵州佰仕佳信息工程有限公司